【台北萬華】程味珍(附菜單) 改頭換面更升級 老店老味新面貌

老實講,雖然程味珍味道還不錯,以前用餐環境以小吃店來說也算乾淨明亮,但對我來說就是一般小吃店,還沒建立非吃不可的忠誠度,這次久違的造訪就是最近路過,看到改頭換面的程味珍實在太驚艷,才連跑了幾次寫出這篇,也讓他在我心中地位更升級。
「陌生人,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生活。在此享樂乃至善之事。」


老實講,雖然程味珍味道還不錯,以前用餐環境以小吃店來說也算乾淨明亮,但對我來說就是一般小吃店,還沒建立非吃不可的忠誠度,這次久違的造訪就是最近路過,看到改頭換面的程味珍實在太驚艷,才連跑了幾次寫出這篇,也讓他在我心中地位更升級。

每個人的Comfort Food不同,有的可能是一碗香噴噴的雞肉飯或滷肉飯,也有的是加滿起司和火腿的濃郁泡麵,對我來說,位在台北北門前的60年老店-鄭記豬腳飯,從我爸帶還是屁孩國中生的我來吃之後,醇厚醬香、軟嫩入味的豬腳飯就是我魂牽夢縈的Comfort Food,從此至今快20年,當我工作壓力極大或在人生迷惘時,一碗黑金豬腳飯與無限續碗的大骨湯,就是我安撫心靈最有效的療癒美食。

板橋近代化後,雖然名氣最大的是靠近車站的府中商圈和湳雅夜市商圈,然而最早發展的在地商圈,其實是位於捷運新埔站附近四維路、裕民街的裕民夜市,也稱四維裕民商圈,小小一條車多又混雜,卻是週邊住戶的好鄰居,主要供應對象不是觀光客,而是自己每天面對的街坊鄰居,因此巷弄內藏著不少只有在地人才知道的隱藏美食,如最近爆紅的的大碗公當歸羊肉。
-無論寒暑人聲鼎沸-米其林必比登推薦.jpg)
陳董藥燉排骨是饒河街夜市的元老級小吃,一大鍋燉湯沸騰著新鮮中藥材與精選豬骨,一開始還乏人問津,但細心的老闆娘不斷調整配方改進口味,終於找到大多數顧客可以接受的味道,頓時開啟饒河夜市藥燉排骨熱潮,全盛時期甚至多達數十家,蔚為壯觀。

福州世祖胡椒餅,老闆吳玉成十幾歲就跟著一位來自福州的師傅學做胡椒餅,看似簡單的小小一塊餅學問可大,除獨家秘方香料與絞肉、青蔥的比例要正確,外層餅皮配方、烘烤溫度、時間的掌握,都是近四十年經驗積累而成,獨門獨到口味不管本國、外國遊客都趨之若鶩,更連續多年拿下米其林必比登推薦。

雄紀蔥抓餅位在水源市場旁的攤商街,從在路邊擺攤到今日獲米其林必比登殊榮,始終就一台小攤車,頂多下雨天開張大傘棚,低調、隱密,如隨處可見市井小民般隱於鬧市,在米其林找上門前,鮮有人知學生口中的「蔥油餅阿姨」驚濤駭浪的過往。

傳奇老店就只剩藍家割包,香噴噴的老滷滷著五花,帶一絲甜意和醬香,以及好喝到快成本體的玉米排骨湯、四神湯,讓這簡單小食風靡巷口,也獲米其林必比登推薦。

頂好名店城地下一樓美食街的紫琳蒸餃,你會驚訝這裡的人潮:一籠籠新鮮出爐蒸餃與麵點,師傅和外場服務生忙進忙出照料大排長龍、節比鱗次的顧客,如時光膠囊完整保留黃金時期的東區印象。

招牌、懷舊燈光,一切陳景布置宛如走進上世紀80年代的台灣,老一輩兒時印象湧上心頭,這不是時光隧道,而是近年鶯歌老街的代表性美食-厚道飲食店。

賣麵炎仔是台北燒肉名家裡面開業最久的,傳承三代至今飄香80餘年,窄巷安西街小小店頭門前永遠一條人龍,賣的也不是多複雜或多搞工,就是一碗簡單豬油乾拌麵或湯麵、切幾樣小菜、白斬雞、燒肉,就是老台北人爭相排隊也要吃到的澎湃早午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