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台北‧萬華》蔴油木子-麻油噴香艋舺40年 雞酒老店新妝再出發(已搬家)

萬華尋芳客逛窯子前,會吃些補充精力的東西,例如麻油雞,原址在康定路的「蔴油李」就是很受歡迎的小吃,面著剝皮寮擺攤40年看盡萬華興衰,二代老闆接手後搬家到和平西路與「龍都專業冰果家」為鄰,更名「蔴油木子」,老店嶄新再出發。
「陌生人,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生活。在此享樂乃至善之事。」
萬華尋芳客逛窯子前,會吃些補充精力的東西,例如麻油雞,原址在康定路的「蔴油李」就是很受歡迎的小吃,面著剝皮寮擺攤40年看盡萬華興衰,二代老闆接手後搬家到和平西路與「龍都專業冰果家」為鄰,更名「蔴油木子」,老店嶄新再出發。
隨現代業態改變,從前生意好到喊水會結凍的冰果室逐漸萎縮,市場需求沒有不見,只是窗明几淨、乾淨衛生的冰店更讓人安心,沒能跟上時代只能謝幕,萬華老牌冰果室「龍都冰果專業家」歷經三代,告別廣州街老店,在和平西路新址華麗REOPEN,走過百年卻越變越年輕。
養殖蚵仔為生的中南部沿海,因為臨近產地,就地取材誕生了一種很有意思的特色小吃:蚵嗲,這種將蚵仔與高麗菜、韭菜、肉末以粉將包裹後油炸的漁民美食廣受歡迎,就連故總統蔣經國都愛吃,新北三重有間在地人狂推隱藏版「集美蚵嗲」,在市場口開業30年,近期搬新家到漂亮寬敞店面,頗有逐鹿三重代表美食的氣勢。
正義北路「五燈獎豬腳飯」,應該是不少人對三重的印象,這間以上世紀80年代,知名歌唱選秀節目為名的豬腳名店,自1987年開業以來,因其香甜軟糯豬腳、滷肉好味道,接待了上至總統、國際巨星;下至各大媒體節目、飲食家與萬千升斗小民,飄香至今已是三重乃至新北代表美食。
那麼古早傳統的滷排骨又是怎麼來的呢?多虧光復後盛行的酒家名廚,將炸排骨以八角、桂皮、月桂等藥方滷汁滷製,誕生了古早飯包如台鐵便當裡,鹹香入味滷排骨,新北三重三和夜市尾,有家在地人才知道的好吃滷排骨飯「麗莉滷肉飯」,就算我吃過無數次,偶爾還是想回味。
羹湯要做的好吃可不容易,除了主體「羹湯」調芡需恰到好處,主料如羊肉羹、浮水魚羹、魷魚羹、香菇肉羹等都得講究,勾芡過稠、主料不佳,真要難吃可是一口也嚥不下,台北連鎖的「小辣椒魷魚羹和平總店」我覺得表現不錯,柴魚底羹湯鮮甜可口、料多味美,值得推薦。
正因為冷鏈物流的發達,從海港現撈到餐桌零時差,就算在台北市,享用到的海鮮品質與鮮度,與直奔港邊相差無幾,近期在台北密集展店的「江家深澳小漁村」,主打自家漁船現流,要讓你吃到最新鮮的海鮮粥、海鮮麵。
每個學區附近自然形成美食街、夜市,一定有間生意火紅的滷味攤,在人聲鼎沸的台北師大夜市,這間滷味攤毫無疑問就是「燈籠滷味創始總店」,創業3、40年,也關照了3、40屆師大莘莘學子的腹肚,傳到第二代不僅加盟在大台北開枝散葉,師大創始店仍是最顯眼的美食扛霸子!
手尖腳尖等末梢神經冬天容易冰冷,但一碗麻油雞下肚全身都燒起來,就算寒風細雨騎車也不會冷~復興南路上有間名氣雖不響亮、卻好吃到足以打敗許多台北知名麻油雞的「悅豐麻油雞」,推薦給各位冬天來嚐嚐。
深坑廟口集順廟前「廟口石板臭豆腐」,就是最正宗的板烤臭豆腐,濃郁醬汁、金黃臭豆腐,獨特豆腐焦香飄香數十個年頭,排隊人潮毫不停歇,最多一天可賣上千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