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台北‧萬華》西門麵店-這間麵店很斜槓!油亮豬腳滷肉飯涼麵24小時不間斷供應

20年來,西門町走過連老店都挺不過去的低潮,也迎來西區門戶計畫的紅利,店面更迭如人體新陳代謝,其中還有華麗轉身,如紅樓附近開業60多年的「西門麵店」,原本只是間沒沒無聞小吃攤,近年重新改裝成復古台潮風格才又瞬間翻紅,24小時營業的宵夜性質,外國旅客尤其愛!
「陌生人,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生活。在此享樂乃至善之事。」


20年來,西門町走過連老店都挺不過去的低潮,也迎來西區門戶計畫的紅利,店面更迭如人體新陳代謝,其中還有華麗轉身,如紅樓附近開業60多年的「西門麵店」,原本只是間沒沒無聞小吃攤,近年重新改裝成復古台潮風格才又瞬間翻紅,24小時營業的宵夜性質,外國旅客尤其愛!

熱鬧的西門町,「阿財虱目魚肚」是在地有名深夜美食,晚間9點半營業至凌晨4點半,開張前門口早排起長長人龍,按圖索驥的旅客、數十年老主顧,在這間小店找到歸屬,肥美魚肚、滷肉飯,是煎膽固醇高了點的深夜食堂,暖胃也暖心。

從「一粒粽」店面前的視角看北宜高,原本就高聳的橋墩感覺又更高了些,不少遊客車開到這,都忍不住下車買粒簡單經典的美味粽子,邊享用農業部認證的全國百大米食料理冠軍,邊欣賞由石碇溪與北宜高構成的山城印象。

豆腐吃法不少,我大家一樣,最喜歡炸和烤的,炸臭豆腐是一直很愛,近期發現豆腐用烤的更能吃出其迷人滋味,深坑老街頭老是排隊的「金大鼎香豆腐」就又臭又香,好好吃,這次路過還特地買一串解解饞。

廣州街夜市熱鬧百年,開發時間與龍山寺差不多早,小吃動輒飄香數十年,隨便一攤都能追溯到阿公的阿公,台北觀光夜市們得喊聲前輩,梧州街轉角「頂級甜不辣」是很多在地人喜歡的小點心,甜不辣本身外,獨門秘醬令人回味。

雙城街夜市規模雖然不大,知名度遠不及其他觀光夜市,但有種在地草根的生猛活力,攤商經營動輒三四十年以上,不少台北人從小吃到大,說到此間美食扛霸子,位於夜市門面的「阿富海鮮粥」就是了,曾被票選「天下第一攤-小吃類冠軍」,受歡迎程度可見一般。

熱鬧的主要攤商區之外,在寧夏夜市擁有店面的,都是早早存在的老字號,1945年創立的「環記麻油雞」,在街角店面大火快炒麻油佳餚,噴香至今80年,不少老在地就愛這一味,甚至說是台北代表麻油雞之一。

南機場夜市入口處,經過人潮洶湧的台柱「山內雞肉飯」與「曉迪筒仔米糕」,走進來右手邊第一家,就是「鈺師傅上海生煎包」,說到夜市人氣排隊美食少不了他們家,一大鍋生煎包出鍋不到幾分鐘就完售,只能再等下一鍋。

所以這次不是主推「曉迪筒仔米糕」的筒仔米糕,對我來說,超越回憶濾鏡開滿的筒仔米糕還沒出現,但貴為南機場夜市門樓旁的兩大台柱,其魯肉飯、冬瓜排骨酥湯仍是上上之選,排隊人潮絲毫不輸對面雞肉飯。

校門口正對面「巧房餡餅」,是北教大學子們入學到畢業每日必經,這種北方餡餅在台北不少見,口味絕佳的也不少,但還是學生們乃至附近成功國宅住戶最愛,尤其牛肉餡餅多汁味重,若你是肉食主義者,千萬別錯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