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台北‧中正》立法院一志雞排-隱藏版+限量+炸雞排 台灣人最難以抵抗的關鍵字

在台灣最高民意殿堂-立法院旁邊巷弄,有台沒有招牌的神祕攤車,只出沒在上班日下午2點半~5點半,即便如此,每到時間總能見到長長人龍,大家心甘情願排隊,就為那外酥內嫩、香氣四溢的黃金炸雞排,飄散的油香彷彿連空氣都被炸得酥脆,讓人經過忍不住停下腳步,這就是立院限時隱藏版點心「一志雞排」。
「陌生人,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生活。在此享樂乃至善之事。」


在台灣最高民意殿堂-立法院旁邊巷弄,有台沒有招牌的神祕攤車,只出沒在上班日下午2點半~5點半,即便如此,每到時間總能見到長長人龍,大家心甘情願排隊,就為那外酥內嫩、香氣四溢的黃金炸雞排,飄散的油香彷彿連空氣都被炸得酥脆,讓人經過忍不住停下腳步,這就是立院限時隱藏版點心「一志雞排」。

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以「金仙」為名的各種魚丸店、滷肉飯、蝦捲飯、雞腿飯,全台各縣市到處可見招牌,尤其大台北地區,那麼到底為何如此多「金仙」?又哪一間才是本店呢?其實沒有所謂本店,全台各處的「金仙」都只是向同一間工廠叫貨,口味則各有不同,早年沒有商標命名觀念,就都叫「金仙」吧,但我自己最喜歡的,是位於松山路上的「金仙魯肉飯(松山店)」。

新北三重是庶民小吃王國,麵線、臭豆腐密集度很高,我今天要推薦「三重中華路港式臭豆腐」,這是間位於街角的小店,親切的老闆夫妻以臭豆腐+麵線CP賣出一片天,不少人被那豪邁大碗、料多豐富的綜合紅麵線,以及中間挖洞、塞滿蒜泥特製醬汁的港式臭豆腐給安撫,不定時都要來補充他們的心靈糧食。

「切仔麵」發源地蘆洲,有不少歷史悠久的老麵店,其中以湧蓮寺廟口左右遙遙相望的兩大切仔麵最有名氣,分別是「周烏豬切仔麵」以及另一頭紅色招牌的「添丁切仔麵」,這是間具有歷史傳承的老字號麵店,師承切仔麵祖師楊萬寶,雖然招牌上寫30年老店,但至少賣超過半世紀。

在永和提到鍋貼,你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「永和佳佳香鍋貼專賣店」,這裡的鍋貼個頭和餡料,都較知名「數字鍋貼」來得扎實飽滿,外皮煎得酥脆卻不硬,咬下去肉汁豐厚而不油膩,好吃的鍋貼不須花里胡哨,只賣單一種口味就能打動人心。

壯麗美景旁的省道邊,靜靜隱藏著一間毫不起眼的小店,紅色布條俗擱有力寫著「透抽米粉」、「鯧魚米粉」,要不是那長長排隊人龍吸引我的注意,相信很容易就錯過了,這是八斗子超厲害隱藏美食-「炭井臭豆腐店」,來記得不只吃獨特醬料的港式臭豆腐,更要點鮮美到連舌頭都吞下去的小卷、透抽米粉。

這天在板橋湳雅夜市逛到夜市尾,經過一間人潮滿滿的香腸攤「好多味香腸」,原以為只是夜市尋常可見的大腸包小腸,仔細一瞧,烤架鬆軟米腸與焦香香腸上,竟鋪了滿滿的香菜、蔥、蒜,多得像準備要炒一盤三杯雞,也許令厭惡辛香蔬菜的人退避三舍,但看在我們這些「口腔火箭隊」眼中,簡直誠意滿滿啊!

從前在士林念書,有次校外教學結束,老師帶我們幾個比較要好的同學去吃東西,那時就過個百齡橋到社子夜市這間「社子水餃」,雖然只是間不起眼的路邊攤,慢條斯理的店員現擀現包生水餃,大火滾水下鍋,幾分鐘後一大盤冒著熱煙、暖呼呼的胖嘟嘟水餃上桌,多汁、鮮嫩,皮帶勁兒,令人難以忘懷,吃了快20年,老味道就和社子島氛圍一樣,始終未變。

在台北,牛肉麵就如空氣飄散在街頭巷尾,是日常,也是鄉愁,帶點老派文青底子的國際觀光商圈-永康街,匯集不少牛肉麵名店,有的曾獲台北國際牛肉麵節金獎肯定,有的則號稱名廚量身打造,不吃可惜;然而無論多少光環,在這間牛肉麵店前都將黯然失色,它是永康街台灣特色美食的具象化,是國際觀光客造訪台北的踩點行程,多次獲米其林必比登肯定,以永康街之名營業一甲子,它就是-「永康牛肉麵」。

創始於中正紀念堂附近、杭州南路上的「杭州小籠湯包」,至今已超過40年歷史,最初是路邊攤起家,後來在老闆兄弟努力下名聲遠播,還獲米其林必比登推薦,這裡的小籠湯包,是認真的、老派的,人們總說這是平價版的「鼎泰豐」,我倒覺得這比喻太快了些,杭州小籠湯包不是誰的影子,它就是它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