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久很久以前,現在繁榮的蘭陽平原商業重鎮-羅東,只是一片荒蕪,當地平埔族噶瑪蘭人,因為這裡有塊石頭貌似猴子,而猴子的噶瑪蘭語音似「老懂」,後來開墾的漢人延續了這個稱呼,慢慢的就叫做「羅東」了,日治時期羅東是木材交易重鎮,現今的「羅東林業文化園區」,以前就是太平山林場的木材集散地。

在羅東林場從事勞力活的工人,賺沒多少辛苦錢,需要便宜又能快速補充體力的高熱量食物,說到這裡,接下來要介紹的美食小吃,你以為不是肉粽就是米糕之類的吧~但潮濕多雨的宜蘭有自己的style:肉羹,厚實勾芡高熱量又保溫,大塊肉羹滿滿飽足感,於是,飄香一甲子、傳承三代人的「林場肉羹」登場!



資訊
- 店家名稱:林場肉羹
- 營業狀態: 營業中
- 店家地址:265台灣宜蘭縣羅東鎮中正北路109號 地圖
- 店家電話: 03 955 2736
-
營業時間:
星期一: 07:00 – 17:30
星期二: 07:00 – 17:30
星期三: 休息
星期四: 07:00 – 17:30
星期五: 07:00 – 17:30
星期六: 07:00 – 17:30
星期日: 07:00 – 17:30 - 官網
- 每月 1 日會同步 Google 商家資訊,內容如有出入請以官方公告為主。
菜單

介紹

民國13年,羅東森林鐵路完成,羅東林場開始啟用木材集散的功用;民國47年,「林場肉羹」第一代開業,在多雨潮濕又寒冷的天氣,以一碗便宜大碗熱騰騰的肉羹,撫慰辛勞林場工人的胃,從此飄香至今。

「林場肉羹」目前掌杓的是第二代,老闆娘熟練往碗裡舀著熱騰騰羹湯,而第三代正準備接班,羹湯的調味、比例、鹹淡,一切遵循創始老闆的配方,未曾改變,為的就是將老主顧從小吃到老的熟悉味道,能夠繼續傳承下去。
外觀

「林場肉羹」本店小小一間,假日總是擠滿爆量人潮,甚至外溢到馬路上,因為此處鄰近「羅東林業文化園區」,是一日遊觀光團最喜歡安排的宜蘭景點之一,參觀完林場,來碗「林場肉羹」滿滿儀式感。

小小店面的「林場肉羹」內用空間實在不足,在三個店面外還有一處內用區,供用餐時段如狼似虎般的觀光客,就為了嚐嚐最道地的宜蘭肉羹。

用餐空間

「林場肉羹」以肉羹基底,可做飯、麵、米粉或粿,口味單純,一碗肉羹配主食,生意就好得不得了。

這鍋肉羹似乎永遠賣不完,稍微沒了就補,「林場肉羹」員工手不停舀著一碗一碗熱騰騰肉羹,不知度過幾個寒暑。

「林場肉羹」本店內用空間沒幾個位子,平日接接散客還行,假日「羅東林業文化園區」團客爆炸,只得另闢用餐區。
餐點

羹湯與宜蘭關係密不可分,畢竟在一個潮濕多雨又寒冷的地方,要度過整個嚴冬,「林場肉羹」這碗熱騰騰勾芡厚重的羹湯,就是你的回復藥水。
肉羹 60元

「林場肉羹」的羹湯,以大骨湯為基底,湯色暗沉是加了筍絲與烏醋調味,而厚實的勾芡則是蕃薯粉,大塊肉羹則以黑豬肉為肉漿,給料不手軟,一碗肉羹裡面滿滿肉塊。

湯頭自帶酸爽甘甜,黏稠勾芡我不是很愛,但了解「林場肉羹」其歷史脈絡後可以理解,畢竟要保溫免得羹湯一下子就涼去,最喜歡爽滑肉羹塊,吃起來像在與它親吻。
肉羹麵 60元

「林場肉羹」基底好,家甚麼主食都對味,厚實勾芡緊緊巴著油麵,稀哩呼嚕吃著,一碗就可以飽很久。
結語

真正厲害的小吃,單憑一個品項就可以賣三代人,「林場肉羹」是許多羅東人從小給阿公帶來吃,到當阿公後帶孫子來吃,不管滋味如何,就是在地歷史記憶,而這樣的老味道,也會持續飄香到很久很久以後。
Jun 2025.11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