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北三重】山羊城全羊館羊肉爐(總店)(附菜單)冬令最佳食補 欲罷不能羊肉爐(已歇業)

三重這幾十年為台北的建設提供源源不絕勞動力,也將南部鄉親喜愛飲食習慣帶到台北城,民國70年蔡搖先生將起源於高雄岡山的羊肉爐帶到三重,創立「山羊城全羊館羊肉爐」,以兩種鍋底:紅燒羊肉、蔬菜羊肉,將冬令進補必備的羊肉美味帶給台北人,至到今日,每逢寒流來襲,門前排隊人潮仍是重陽路上最顯著的風景。
「陌生人,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生活。在此享樂乃至善之事。」
三重這幾十年為台北的建設提供源源不絕勞動力,也將南部鄉親喜愛飲食習慣帶到台北城,民國70年蔡搖先生將起源於高雄岡山的羊肉爐帶到三重,創立「山羊城全羊館羊肉爐」,以兩種鍋底:紅燒羊肉、蔬菜羊肉,將冬令進補必備的羊肉美味帶給台北人,至到今日,每逢寒流來襲,門前排隊人潮仍是重陽路上最顯著的風景。
隨時代變遷,雲林自六輕進駐後總脫離不了重工業、污染等負面標籤,而說到西螺大家不是只記得丸莊醬油、西螺大橋,就是踢足球的那個「C羅」,頂級好米也只對好山好水的花東米有印象,但西螺米歷史發展悠久,只缺推廣宣傳,老家在西螺的廖奕淇,阿祖開設碾米廠,從小吃著最新鮮優質的西螺米長大,到台北後不能接受外食族將就於不好吃的米食,結合媽媽拿手家常料理,與來自西螺優質清健米,開了這家溫暖的「GOHAN御飯食事処」。
孕育於台北最老城區,台北著名小吃-兩喜號魷魚羹,從創始人陳兩喜先生挑著扁擔在龍山寺前叫賣已傳承三代、飄香百年,真正比你阿公還老,魷魚焿、米粉炒名聞遐邇,是許多台北人安心不變的味覺記憶,現在搬至西園路寬敞舒適的總店,堪稱龍山寺美食門神,更曾獲總統蔡英文帶外賓親臨,一嚐濃縮台北百年歷史的古早味。
雖說愛吃鍋的台灣人什麼鍋都吃,但改良自韓國石頭鍋的台式石頭火鍋,應該最合台灣人的味了,1980年代由韓式料理老闆引進,這種服務員在顧客面前,投入蔥、薑、蒜、肉爆炒,再倒入高湯的食用方式,兼具表演性質與迷人香氣,加上台灣人喜愛爆香後濃郁滋味,可說最接地氣的火鍋,位於西門町的雅香石頭火鍋,就是台北首屈一指的老字號,無論寒暑日夜,門前總是大排長龍,受歡迎程度令人讚嘆。
豚骨湯頭以大量豬大骨熬製而成,熬得越久湯頭就越濃稠,依照湯的濃稠度,豚骨拉麵又可分淡麗系與濃厚系,還有一種超濃厚系的豚骨高湯,熬到幾乎像麵茶那麽糊,如曾獲年度最佳拉麵的大阪「無鐵砲拉麵」就有著名聞遐邇的濃厚豚骨,今天介紹位於師大路口的「真劍」拉麵,湯頭也厚重到令人難忘,在台北拉麵圈裡別具特色。
貓空遠近馳名的特色茶坊餐廳多的是,以前也介紹過環境清幽的「生活在他方-夜貓店」,但逛來逛去私心覺得view最好、餐點也不錯的,就是位於貓空纜車貓空站旁邊的「貓空 四爺」以及「貓懶MAOLAN」,兩家都隸屬於在貓空深耕40多年的茶莊「四哥的店」餐飲集團,2019年才開幕的「貓空 四爺」以富麗堂皇的中國宮殿風為主打,而「貓懶MAOLAN」則是全戶外座席,以年輕放鬆的氛圍吸引來客,可說是全貓空為數不多景觀視野最遼闊的觀景點之一。
台北晶華以五星級酒店的格局與高度,引進150年歷史日本老字號肉舖-柿安集團的頂級牛肉,在2009年成立直營的高檔壽喜燒品牌:三燔本家Mihan Honke,「燔」就是火的意思,「三燔」代表三種炭火的結合,當時主打全台唯一可同時吃到涮涮鍋、壽喜燒與爐端燒等三種日式料理的餐廳,耗資五千萬的京都禪風用餐空間,不凡視覺與頂級饗宴,至今仍是備受台北名流喜愛的日式餐廳。
對居酒屋菜色感到厭煩的我,在心味酒肴品嚐到令我耳目一新的創新菜餚,老闆王信堯日料底子紮實,待過各類料理屋的他集各家之所長自行開發菜色,每一道都能感受老闆的用心與對料理的熱情。
幻猻家珈琲是一間位於台北老屋潮起點-大稻埕靜巷街屋的洋食咖啡廳,相較屋齡應有數十年的老宅,這個僅約五年的品牌寄託了四個年輕人的夢想,各自以成長脈絡澆灌了幻猻家的每個角落,也以每人喜愛的咖啡、甜點、咖哩交織了幻猻家的味蕾,諸如種種讓這間迪化街巷弄中的老宅,成為最多人來到大稻埕想造訪的特色店家之一。
清光緒年間,清政府設立磺腦專賣局開發台灣天然資源,靠內陸的大溪頓時成為茶、樟腦、木材等貨物集散地,船舶可從淡水、大稻埕、艋舺一路航駛至此,千帆林立、商家雲集,是大溪河運的黃金年代,而就如其他商港重鎮,有碼頭就有工人,就有針對工人呷粗飽的庶民美食,簡單方便食用又能快速補充體力,大溪老街裡專賣糯米腸的阿嬤小吃店就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