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訪基隆的觀光客,也許還在廟口夜市擠滷肉飯、螃蟹羹、一口香腸或營養三明治,當你來基隆無數次,自然而然會往當地人才熟門熟路的在地美食移動,那就是孝三路美食一條街,真正厲害的「巷仔內」都在這:排骨飯、水煎包、珍珠奶茶,以及:「孝三大腸圈」。

一般人聽到「大腸圈」,腦中浮現的可能是糯米腸,但在基隆,這道小吃可是有講究的,它不是單純的米腸,而是在大腸頭裡塞滿油蔥、蝦米的糯米飯,蒸熟之後再切片,上桌時像一圈一圈的手環,油亮卻不膩,慢慢咀嚼著港都的厚度,在基隆說起大腸圈,最有名氣者非「孝三大腸圈」莫屬,人潮和廟口小吃相比一點不輸。



資訊
- 店家名稱:基隆 孝三 大腸圈
- 營業狀態: 營業中
- 店家地址:200台灣基隆市仁愛區孝三路99巷3號 地圖
- 店家電話: 02 2428 0579
-
營業時間:
星期一: 休息
星期二: 10:00 – 18:00
星期三: 10:00 – 18:00
星期四: 10:00 – 18:00
星期五: 10:00 – 18:00
星期六: 10:00 – 18:00
星期日: 10:00 – 18:00 - 每月 1 日會同步 Google 商家資訊,內容如有出入請以官方公告為主。
菜單

介紹

「孝三大腸圈」是不少基隆人從小吃到大的餐桌美食,家庭主婦傍晚下班順道買份大腸圈、幾道下水黑白切回家,就是晚餐的加菜,營業超過一甲子,口味就跟包著糯米飯的腸衣一樣,始終沒斷過。

最早「孝三大腸圈」只是路邊攤,推著攤車沿街叫賣,生意穩定後才落角商號林立的孝三路美食街,也許簡單粗飽又紮實的大腸圈很合基隆人的味,就這樣一路傳承60年,逐漸成為基隆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小吃之一。
外觀

紅底黃字顯眼招牌,「孝三大腸圈」保留過去攤車經營習慣,小店兼作坊不停切著下水黑白切、大腸頭,剛開始選在巷弄開業還有點擔心,但老店不怕巷子深,走到哪客人就跟到哪。

如今「孝三大腸圈」已是大排長龍的美食地標,與隔壁同樣人潮滿滿的「長腳麵食」,同為讓孝三路99巷假日水洩不通的禍首源頭XDD。
用餐空間

地狹人稠的基隆,少有店家願意整理一間乾淨明亮的舒適環境供顧客用餐,這點要給「孝三大腸圈」讚許,人潮雖多,但翻桌率高,稍微等下都有座位。

牆面上貼著「孝三大腸圈」艱辛走來的篳路藍縷,以及各大媒體的美食報導,一件事情持之以恆60年想不成功都難,如今已是造訪基隆必吃的代表小吃。
餐點

拿到「孝三大腸圈」可別忘了先到醬料區淋些基隆獨特的甜辣醬「馬露醬」,這是偏甜不辣的甜辣醬,基隆人習慣拿來淋在菜頭滷、大腸圈、乾麵、吉古拉甚至粽子上,地位有如著名的「東泉辣椒醬」之於台中人。

對基隆人來說,「孝三大腸圈」淋上「馬露醬」,就是這一味啦!除了味覺,整個視覺也提升了不少,對了,可別只點大腸圈,基隆獨有的吉古拉(黑輪)、豬下水也來份!
大腸圈 50元

「孝三大腸圈」不同於我們常吃的米腸,這種以金勾蝦米、油蔥與糯米翻炒蒸熟,最後裹上大腸腸衣的小吃可講究多了!,糯米吃起來Q彈軟糯、粒粒分明,大腸油脂薰染下,吃起來不只米香,還多了一股腸衣特有的潤澤與膠質感,,細細咀嚼那股看似樸實的米香與腸香。
大腸 55元

我喜愛吃大腸,除了QQ口感外,那股獨特油脂香氣更是迷人,「孝三大腸圈」大腸清洗得非常乾淨,完全沒有任何異味,調味淡雅清麗,搭配薑絲甜辣醬就好吃。
吉古拉 25元

基隆特有的「吉古拉」其實就是竹輪,但又跟我們熟知的竹輪在口感香氣上不太一樣,更紮實些,只能說港都果然甚麼都有自己的特色。
結語

我原先誤解大腸圈和米腸是差不多的食物,沒甚麼興趣,直到嘗試「孝三大腸圈」,原來大腸圈是高階版本的米腸呀!可以扛起主角招牌單打獨鬥的基隆扛壩子小吃,就和這座港都底蘊一樣越嚼越香,相信吃過的人懂我在說甚麼~

Jun 2025.09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