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台北‧萬華》艋舺咖喱 MONGACURRY-大人味香料熟成咖哩 有沉澱才更有滋有味

近年來坊間主打「熟成」咖哩的餐廳櫛比鱗次,除了知名的「通庵」、「新高軒」外,西門町有一間頗具個性的小店「艋舺咖喱 MONGACURRY」,從飯店業因為疫情而退下來的主廚,以拿手的熟成香料咖哩,和各式金黃酥脆的迷人炸物勇敢創業,幾年下來總算熬出頭,在這個西區的角落小有名氣,有時候人生就像咖哩,別急著吃第一口,沉澱下來更有滋有味。
「陌生人,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生活。在此享樂乃至善之事。」
近年來坊間主打「熟成」咖哩的餐廳櫛比鱗次,除了知名的「通庵」、「新高軒」外,西門町有一間頗具個性的小店「艋舺咖喱 MONGACURRY」,從飯店業因為疫情而退下來的主廚,以拿手的熟成香料咖哩,和各式金黃酥脆的迷人炸物勇敢創業,幾年下來總算熬出頭,在這個西區的角落小有名氣,有時候人生就像咖哩,別急著吃第一口,沉澱下來更有滋有味。
漁港邊鏽跡斑斑的巷弄,這裡的時間永遠停滯在夏日午後,小小間的灰色水泥粉光門面,低調中卻透出一股氣質,這裡是「午鯖」,南方澳新開沒幾年的海鮮食堂,與隔壁有名的南方澳消暑甜點「魚淇淋」「Natural天然手作」同個老闆老闆娘,提供一道道南方澳當地最「有青」(台語:新鮮)的漁港小料理,既在地又有品味!
宜蘭舊城街上的「叁拾-30年老店檸檬愛玉」,以天然手搓的愛玉檸檬,陪伴宜蘭人走過半世紀的溽暑—是的,這間1957年開業的老店,可不是像招牌上寫的,才30年而已喔,傳承兩代人的天然消暑解方,相較不遠處鼎鼎大名的「北門綠豆沙牛乳大王」,我更喜歡這間店。
宜蘭舊城區文昌路上,比鄰宜蘭文昌宮,有間聲名遠播的老字號炸醬麵「文昌炸醬麵」,與城外「復興炸醬麵」、「農權路炸醬麵」系出同源,並稱「宜蘭三大炸醬麵」,其豆瓣炒甜麵醬的獨門口味,鹹甜鹹甜又唰嘴,它的實在與熟悉感,就像走在宜蘭街頭那碗熱氣騰騰的麵一樣,吃過就令人回味無窮。
「三民大飯店」聽起來像高級住宿,其實這裡不賣房間,而是一鍋鍋滷得入味、講究、滷到令人失控的古早味滷味,從豬腳到百頁、花干到控肉,每一道滷味都像寫給肚子的情書,早期老店在前往礁溪高爾夫球場的必經之路,開黑頭車的大老闆們都愛這一味,數十年來飄香不斷。
宜蘭市舊城北路上,有一間開到晚上11點的小吃攤「羊陶」,是宜蘭相當受歡迎的人氣宵夜,早年在附近路邊擺攤,後來有了自己的店面更加舒適,以甘醇溫潤的當歸羊肉湯、麻辣臭豆腐鍋和炸臭豆腐聞名,雖然品項簡單,口味也不是到神好吃,卻是最令人安心的深夜Comfort Food。
我在宜蘭吃到令我印象深刻的小吃之一,很意外的居然是看似平凡的水餃,在宜蘭舊城崇聖街轉角有間不起眼的小店「南塘水餃」,只賣兩種品項-水餃和酸辣湯,看似平凡無奇,但他們家的水餃餡,卻事先炒過油蔥酥和蝦米,味道相當特別,有些外地人吃不慣,但對宜蘭人來說卻是最熟悉的味道。
好山好水的宜蘭,美食小吃是台灣味裡一支個性鮮明的獨奏曲,有著太平洋海風的鹹、雪山山嶺的厚、總鋪師下鍋時一鍋燒的豪邁,在宜蘭,辦桌菜少不了那幾樣經典品項,是蘭陽平原獨有的味道:西魯肉、卜肉、糕渣、棗餅、櫻桃鴨賞等,位於宜蘭車站後站的「拾松辦桌小吃(宜蘭總店)」,完美復刻古早味,就算一個人也能獨享滋味豐厚的宜蘭辦桌小吃!
爆炒過的美食有多香?你可能要問問「台式石頭火鍋」,熱鍋冷油將原本不易散發香氣的食材,經由熱力的作用將香氣瞬間激發出來,讓肉片與蒜苗、魷魚等各式食材爆炒出豐富、包裹焦糖化的香氣層次,最後注入高湯,層層口感令人回味無窮~
早期閩南人來台開墾,氣候濕熱、勞動繁重,身體吃不消,於是開始以當歸、黃耆、熟地等中藥燉煮肉類進補,最終形成我們常見的藥燉排骨,在國際遊客喜愛的台北松山饒河街夜市,有兩大藥燉排骨名店,米其林推薦的「陳董藥燉排骨」,以及另一間也很好評的「金林三兄弟藥燉排骨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