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彰化鹿港】阿振肉包(附菜單)鹿港小鎮世界級肉包 獲獎無數教宗也知道

麵點的發麵、擀麵技藝,和製糕餅差不多,相較貴鬆鬆大餅,銅板美食肉包更受庶民歡迎,「阿振肉包」就是最有名的一家,不僅華爾街日報評選為台灣七大老店之一,樂捐好施的店主鄭永豐,甚至獲天主教宗頒發行善感謝狀,享譽國際。
「陌生人,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生活。在此享樂乃至善之事。」
麵點的發麵、擀麵技藝,和製糕餅差不多,相較貴鬆鬆大餅,銅板美食肉包更受庶民歡迎,「阿振肉包」就是最有名的一家,不僅華爾街日報評選為台灣七大老店之一,樂捐好施的店主鄭永豐,甚至獲天主教宗頒發行善感謝狀,享譽國際。
如此人文薈萃福地,承繼鹿港糕餅業蓬勃而發達的手藝,第一代老闆施瑞龍創立了「老龍師肉包」,蓬鬆奶香麵皮與雋永鹹香肉餡,讓「老龍師肉包」遠近馳名,2002年更獲選為總統府國宴小吃,與另一家阿振肉包齊名,是來鹿港觀光必帶的伴手禮之一。
「供腸老闆」是在源記粉粿冰旁一台小攤車,雖然攤位不大、擺攤時間也不長,碳烤高粱香腸、米腸、鹹豬肉香氣,總能吸引不少過路客垂涎,不知覺就排隊跟著買一盒了,老闆娘原本在台中上班,因不捨阿嬤的美食絕跡,接手持續發揚光大,開業沒多久已是來鹿港必吃美食之一。
看到店名「蚯蚓龍山」,大家可能都好奇,是裡面有加蚯蚓?還是一條條紅麵線看起來就像蚯蚓呢?其實是因為林秀卿的弟弟外號叫「蚯蚓」,「龍山」則是爸爸林龍山的名字,也隱喻傳承自「龍山魷魚肉羹」,鹿港公有市場是美食的一級戰區,能在這裡立足的小吃都經時間考驗,「蚯蚓龍山麵線糊」也不例外,要知道小小鹿港有好幾家叫得出名號的麵線糊,能在此脫穎而出,口味、手路勢必有保證。
民國47年由盧信彰先生創立的「彰化木瓜牛乳大王」,剛開始只是彰化臺灣銀行對面兩坪大的路邊攤,一甲子來搬遷三次才到現今為人知曉的孔廟對面,綿密滑順又濃郁的木瓜牛奶、各種水果拼盤、冰品,是彰化人從小到大最好的消暑美食。
「貓鼠麵」這名字其實不是在說麵裡面有加什麼奇怪的料,而是形容第一代老闆陳木榮,因為身形矮小、手腳俐落,有如生性機警的老鼠一樣,又沒有店名,因此老主顧親切暱稱其為「老鼠麵」,閩南語音相近,久而久之就念成了「貓鼠麵」,傳承至今,是彰化人集體的共同回憶。
為什麼彰化焢肉飯有名?其實和嘉義雞肉飯、台南牛肉湯遠近馳名的原因一樣,都是臨近產地,彰化是養豬大縣,溪湖更是彰化豬肉主要屠宰場,每天供給彰化數十家焢肉飯名店,加上產自田中的優質白米,造就超凡絕佳的美味焢肉飯,名店如阿本、魚市場、老朱,或傳承三代開業近90年,近期名聲響亮的「泉焢肉飯」。
相信吃火鍋成精的台灣人心中都有一把尺,身為推薦美食的部落客,我的尺尤其硬,值得推薦我會肯定,需要改進也不吝提出,今天推薦位於宜蘭羅東林場附近的「究醬石頭火鍋」,可說宜蘭火鍋界的資優生,不僅食材新鮮美味,環境乾淨、氣氛舒適自在,難怪也熱愛美食的吃貨家人一直推、一直來。
久久吃一次懷念的太平洋香雞排,還是令人回味無窮,他好吃的炸物當然不只這些,炸餛飩、杏鮑菇、春捲、龍鳳腿也都很讚,之後回宜蘭有吃到新的再補上去,記得要先打電話來訂,以免等太久、隔壁刮刮樂玩到沒錢~
屏障蘭陽平原的連綿山脈層巒疊嶂,高山更在山之後,氣勢甚是雄偉,尤其冬季厚厚雲層疊上山脈,宛如為群山蓋上綿延不絕白棉被,蔚為壯觀,在阡陌稻田間細品山的千嬌百媚,是一大樂趣,Jun推薦一個親民又舒適的好去處:「抹茶山下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