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北三芝】越南小棧(附菜單)特地跑到北海岸吃越南菜?值得啦!

美景之外當然要有美食了,淺水灣附近有間超級熱門的餐廳「越南小棧」,可說整個北海岸最強的越式餐館了,越南美食清爽開胃,與北海岸的度假氛圍相得益彰,料理好吃,用餐氛圍到位,真有種身處異國的情境,加上免費停車場與寬敞舒適的空間,很適合一家老小出遊,難怪每到假日總是人潮爆滿。
「陌生人,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生活。在此享樂乃至善之事。」


美景之外當然要有美食了,淺水灣附近有間超級熱門的餐廳「越南小棧」,可說整個北海岸最強的越式餐館了,越南美食清爽開胃,與北海岸的度假氛圍相得益彰,料理好吃,用餐氛圍到位,真有種身處異國的情境,加上免費停車場與寬敞舒適的空間,很適合一家老小出遊,難怪每到假日總是人潮爆滿。

尤其酸辣多汁的泰國料理與台灣口味相近,許多人回國後仍念念不忘,囊括宮廷大菜與街頭小吃的泰式料理豐儉由人,除大餐飲集團如瓦城、饗賓等知名泰菜精緻品牌外,一般街邊小店也能端出一桌美味豐盛的泰式佳餚,宜蘭頭城最近爆紅的泰菜小店「拾光旅人泰式料理」就是,好看好吃又可愛,橫掃IG美食打卡版面。

台北拉麵扛霸子:鬼金棒,還在中山捷運站巷子內時,「勝王」就是它的二毛作,老闆老葛每週二在門口立起看板,告知上門饕客今天服務的是勝王團隊,推出限定拉麵或湯底,有著不可預期的驚喜與新鮮感,也是凝聚熟客的行銷手法,在鬼金棒搬到中山北路旗艦店後,有著一票死忠愛好者的勝王亦在林森北路自立門戶,從原本鬼金棒的二毛作,到位列全台麵友票選Top 10的拉麵名店。

天下三絕的老闆吳贊浩本業為室內裝修,人生70退休後反而在廚房玩出心得,帶著兒子吳奇澤走上牛肉麵創業路,以牛肉麵三絕「麵條、牛肉、湯頭」;熬湯三絕「洋蔥、番茄、帶骨牛」,及經營三絕「用心、專心、愛心」,命名為「天下三絕麵食館」,主打精緻優雅用餐空間,紅酒佐牛肉麵的高級組合更是打響知名度,是不少政商名流最愛餐廳之一。

港式餐飲在台灣蓬勃發展,台北街頭不少以老香港情懷裝修的冰室、茶餐廳,適當裝修倒還好,重點是不少除了刻意賣弄情懷外,食物卻普通或台化,喪失香港味,位於仁愛圓環附近的「真好味茶餐廳」,可說我在台灣唯一吃到、一口就想起香港美食的茶餐廳了!雖然沒那麼有名,服務態度也被抨擊「很香港」,So?香港老闆與整間的香港客人,證明這就是我要的道地香港庶民美食!

熬湯本就是川菜拿手技藝,台北老字號川菜名店-驥園川菜餐廳,更將其發揮得淋漓盡致,原名「季園」的驥園成立50餘年,聽名字感覺是外省餐廳,但老闆蔡水淺卻是土生土長的雲林人,年輕時北上打拼接手了這家餐廳,憑一股憨勁與廚師們在動輒70幾度的廚房,日以繼夜鑽研雞湯作法,終於成就威震八方的「台北第一雞湯」,深受政商名流喜愛,許多外國貴賓訪台專程必吃,更榮獲台北米其林必比登的推薦。

隱身大安區敦化南路豪宅:元大柏悅2樓的「梵燒肉」,主打精緻和牛燒肉饗宴,承襲日本金賞知名燒肉店よろにく(yoroniku)燒肉大師桑原秀幸,主廚Terry和Ice將料理職人對和牛細膩講究的精神帶回台灣,以頂配食材、頂尖廚藝與頂級服務,寵壞名流饕客的味蕾,帶領顧客進入馥郁豐美的極品和牛盛宴。

在大溪,這樣的百年油飯就是開在老街裡的游記油飯,在還是前清同治元年的西元1862年,第一代就已經挑著扁擔,在當時因集散木材、樟腦而商家雲集的大溪沿街叫賣,鹹香軟糯油飯飄香四代,是多少在地人嫁娶彌月的滋味,直到2017年本來差一點嘎然而止,還好在後代承接衣缽的意願下,重新開門營業,繼續為大溪鄉親服務。

台北匯聚了故國大江南北各省料理,烤鴨名店火侯不在話下,北京烤鴨如老字號的宋廚、天廚、陶然亭;廣式烤鴨如米其林三星的頤宮、大三元、晶華軒等,都是一等一的上品首選,然而有一家廣式烤鴨,雖然未獲米其林密探青睞,卻是許多台北人心目中的烤鴨天花板,那就是位於條通商圈內,外觀有如80年代老香港酒樓的「龍都酒樓」。

物換星移幾度秋,而今士林夜市榮景不再,從小吃到大的「家鄉涼麵」改成了「家湘涼麵」,聽說是有換老闆?招牌一塊剪成四等份的炸臭豆腐和辣味涼麵,久違重逢總覺得還是少了那幾味,有時候在地人推薦不見得真的美味,更多是吃一種情懷,參雜了感性情緒的濾鏡,好吃與否也就不那麼客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