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國和台灣有很深的淵源,從以前中華民國大陸時期,協助被日本侵略的韓國組流亡政府外,為躲避共匪赤化而從山東半島坐船過去的華僑,又輾轉從韓國到台灣來,這一路顛沛流離,不僅是攜家帶眷躲避戰火,更帶來記憶與飲食的傳承,這就是既有山東菜的豪爽厚重、且融入韓國調味習慣的「韓式中華料理」。

台灣的「韓式中華料理」過去比較少見,但這幾年卻逐漸興盛,除了大行其道的韓流外,許多年輕人也慢慢尋找自己的「根」,如之前介紹過,台北大安的「永和樓(영화루)韓式中華料理」,以及陽明山文化大學對面,2017年開幕的「父子廚房」,店齡雖淺,但這可是一間手藝傳承三代的餐館。



資訊
- 店家名稱:父子廚房
- 營業狀態: 營業中
- 店家地址:111台灣臺北市士林區格致路22號1F 地圖
- 店家電話: 02 2861 7868
-
營業時間:
星期一: 11:00 – 14:30, 17:00 – 20:30
星期二: 11:00 – 14:30, 17:00 – 20:30
星期三: 11:00 – 14:30, 17:00 – 20:30
星期四: 11:00 – 14:30, 17:00 – 20:30
星期五: 休息
星期六: 11:00 – 14:30, 17:00 – 20:30
星期日: 11:00 – 14:30, 17:00 – 20:30 - 官網
- 每月 1 日會同步 Google 商家資訊,內容如有出入請以官方公告為主。
菜單


介紹

文化大學對面,開幕於2017年的「父子廚房」,是一間由爺爺傳給爸爸、爸爸傳給兒子,傳承祖孫三代手藝的韓式中華料理,由於都是父子經營,而「父子」在韓文中音同「富裕」,取其吉祥含意的一間充滿意義的餐廳。

「父子廚房」目前由孫爸爸及兒子小孫一同經營,孫爸爸的父親孫爺爺是山東牟平人,國共內戰的時候逃去韓國,在漢城(首爾)開了一間小麵館賣起便宜大碗的炸醬麵,一賣就是60幾年,直到現在孫爸爸及兒子小孫傳承孫爺爺的手藝,讓更多人吃得到家傳功夫。
外觀

開在山仔后文化大學對面的「父子廚房」,位子非常好,就是大家熟悉的麥當勞旁邊,記得以前這邊是間全家。

簡簡單單的小招牌蘊含含意,從「父子廚房」剛開幕的時候我就有注意,如今好味道經由媒體和部落客的報導,餐期總是滿滿人潮。
用餐空間

「父子廚房」空間不大,就是間小餐館,也沒甚麼裝潢,但就是特別多韓國傳統以及中國元素的的擺飾、刺繡,融合得天衣無縫,就如同韓國華僑這個身分一樣。

「父子廚房」門口旁最吸睛的,就是這些瓶瓶罐罐的金黃蔘茸酒,看起來很厲害的樣子,韓國人對人蔘超出熱愛到信仰的地步。

透過櫥窗可以看到忙而不亂的廚房,器具看起來都很專業,餐飲底子深厚的「父子廚房」果然厲害。
餐點
飯饌小菜

和所有韓國餐館一樣,「父子廚房」的飯饌小菜也是無限續的,這韓國泡菜的酸嗆有夠道地。
葡萄果汁 50元

不曉得為什麼,台灣的韓國果汁都好貴。
山東燒雞 280元/小

我喜歡吃山東燒雞,這是一道經典的山東涼菜,先將雞醃漬後油炸,再起鍋炊蒸,放涼了撕成雞片,最後以拍碎的小黃瓜佐陳醋、醬油、蒜汁以及雞湯調味,「父子廚房」的則是使用雞凍。

吃起來口感特別緊實、清爽,沒有油膩感,清亮又帶點涼意,整盤菜就算大夏天吃也能吃得心平氣和。
乾燒蝦仁 300元/小

乾燒蝦仁也是一道北方名菜,北方菜常見爆、炒、溜、燒等料理技巧,酥炸過的蝦仁淋上厚重酸辣芡汁,醬汁香濃甜辣。

之前吃過「永和樓(영화루)韓式中華料理」的乾燒蝦仁,兩者相比我更喜歡「父子廚房」的,芡沒那麼厚,且層次更多樣些。
乾炸醬麵 160元

黑嚕嚕的炸醬麵是「韓式中華料理」的代表菜,而今也是韓國的代表菜,「父子廚房」的炸醬麵連麵體都是自家擀自家做的,畢竟孫爺爺以賣炸醬麵起家,對擀麵功夫相當要求。

黑嚕嚕的炸醬,緊緊巴著滑順Q彈有嚼勁的勁道麵條,口感相當緊實,而大塊的洋蔥、肉塊炸醬鹹甜味道相當不錯,這碗炸醬麵不愧是「父子廚房」的祖傳菜。
韓式辣炒雞飯 140元

辣雞就有點類似我們熟悉的春川辣雞,是韓國江原道「春川」地區的代表料理,辣炒雞肉配融化起司,是一道近代經典的融合菜。

「父子廚房」的春川辣雞香辣有味,還撒上海苔碎,吃起來味道很不錯。
結語

店雖新,手藝卻已傳承三代的「父子廚房」不愧是老功夫,餐點味道成熟道地,不僅是讓韓國華僑懷念的老味道,也是台灣人能接受的口味,有來陽明山可以來踩點嘗鮮!
Jun 2025.11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