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宜蘭‧羅東》羊舖子當歸羊肉湯-羅東夜市當歸羊肉湯雙壁 別再問誰家比較好吃啦

人潮洶湧的羅東夜市裡,也不意外有這種「誰家比較好吃CP」,號稱羊肉湯雙壁的兩間馳名羊肉湯:「阿灶伯當歸羊肉湯」、「羊舖子當歸羊肉湯」,同樣賣著當歸羊肉湯、臭豆腐、沙茶羊肉飯/麵,生意也同樣的好,排隊人龍絡繹不絕,這次先介紹黃色招牌的「羊舖子當歸羊肉湯」。
「陌生人,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生活。在此享樂乃至善之事。」


人潮洶湧的羅東夜市裡,也不意外有這種「誰家比較好吃CP」,號稱羊肉湯雙壁的兩間馳名羊肉湯:「阿灶伯當歸羊肉湯」、「羊舖子當歸羊肉湯」,同樣賣著當歸羊肉湯、臭豆腐、沙茶羊肉飯/麵,生意也同樣的好,排隊人龍絡繹不絕,這次先介紹黃色招牌的「羊舖子當歸羊肉湯」。

礁溪靠龍潭湖觀光區附近,有間開了三十幾年的極在地隱藏版小吃「春捲伯」,這間原本在礁溪在地人口袋名單的美食,隨著社群短影音的發掘而爆紅,有做功課的觀光客按圖索驥上門排隊,以自家嚴選把關的甜美韭菜與新鮮海蝦,現糊現炸的黃金春捲、蝦餅,起鍋瞬間金黃酥脆,一口咬下喀滋美味,是只有用心發掘才吃得道的礁溪隱藏版美食。

長途奔波於省道上的大卡車司機,總盼著在漫長的運途中,能有個地方好好歇腳、補口熱飯,位於宜蘭省道台9線礁溪段的「老將自助餐」,便是他們心中的口袋名單,從傍晚五點一路營業到凌晨五點,專為夜行的司機們守著一盞燈,菜色高熱量、重口味,恰好對準了這群勞碌駕駛的胃口,鹹香滷肉、油亮炸雞腿、熱氣蒸騰的炒青菜,一盤飯下肚,既是飽餐,也是慰藉。

宜蘭礁溪有間大路邊的蔥油餅,無論平假日總是大排長龍,這間創立於1970年的「柯氏蔥油餅」是宜蘭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,大把撒上純正三星青蔥,配上獨門醬料,一包金黃酥脆富含滿滿蔥香的炸蛋蔥油餅,不知擄獲多少觀光客的心,就算要排1、2個小時也要來朝聖,是礁溪朝聖級的排隊小吃,重點是一枚50元銅板還有找!

宜蘭市女中路上的「古一味蝦卷店」,是我吃遍各路便當後最心頭好的那家,三十年來,靠著油亮誘人的黑金滷肉飯、外酥內嫩的炸雞腿,以及鎮店招牌蝦捲,牢牢收服老饕的胃,最有趣的是,我們家一直以為店名中間那一橫是蝦捲的圖案,理所當然唸成「古味」,還好只是烏龍一場,介紹時別唸錯就行。

在宜蘭車站附近有間傍晚才亮燈的樸實小店「大麵章」,以美味的麻醬麵、沙茶麵和香菇肉丸湯聞名,每次經過都大排長龍,它還有個有趣的外號「賭博麵」,因為以前擺路邊攤的時候老闆常跑去賭博,營業時間不固定,人客吃碗麵跟賭運氣一樣,外號因此而來,我最難以忘懷的就是它的香菇肉丸!不騙人有夠好吃~

繼上次介紹過舊城區文昌路上的「文昌炸醬麵」後,這次我們來到復興路上,白底紅字明晃晃寫著三個大字「炸醬麵」的「復興路炸醬麵」,是許多在地人一個禮拜要吃兩三次的經典小食,每次經過店門口總是大排長龍,還好今天挑個平日打烊前時段造訪,才可以快速吃到美味可口的招牌「雙醬麵」。

「正雄小吃部」的招牌旁特地括上「阿皃」兩字,那是第一代創辦人陳正雄老闆的暱稱,早年做生意沒有品牌概念,熟客們邊吃邊喊著老闆外號,久而久之便成了店家代名詞,這間創立於民國38年的老店,以米粉炒與黑白切馳名,尤其那獨門調味的黑白切,更是征服無數老饕味蕾,其中煙燻三層肉特別讓我魂牽夢縈:肥瘦分明、層次漂亮,伴隨淡淡煙燻香氣,一口下去滋味雋永悠長。

「北門綠豆沙牛乳大王」堪稱觀光客的夢魘,好不容易千里迢迢鑽過雪隧,來到宜蘭市內只有雙向道的中山路上,繞到天荒地老終於把車停妥,只想喝杯傳說中的綠豆沙牛乳或木瓜牛乳解渴—結果登愣!不是店門緊閉,就是人龍綿延到懷疑人生,撲空與排隊,永遠是這家店給你的二選一,究竟是什麼樣的傳奇,讓人甘願一再挑戰呢?

宜蘭市的信仰核心——昭應宮,以海洋女神媽祖為主祀,自清領時代起便是地方的精神重鎮,從這座廟口起家的「宜蘭廟口紅糟魷魚」,以紅糟醃漬入味後再油炸,外酥內嫩、香氣撲鼻,再搭上一碗樸實卻恰到好處的香菇粥,這對經典組合已飄香六十載,成為在地人記憶裡最誘人的廟口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