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北‧三重》里約歐義廚房-老三重人約會聚餐首選 半世紀安心不變老味道

我爸以前有個朋友住在三重天台廣場附近,偶爾會請我們去附近的西餐廳吃飯,對在地三重人來說,那間西餐廳就是「里約歐義廚房」,上世紀80年代,無論相親、約會、家庭聚餐,還是談正事、聊生意,約在這裡可是一件「體面」的事,那象徵著對方的「重視」,走過半個世紀,這間老字號餐廳依然燈火通明,穩穩佇立在三重人的日常裡,成了歲月中最不願改變的風景。
「陌生人,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生活。在此享樂乃至善之事。」


我爸以前有個朋友住在三重天台廣場附近,偶爾會請我們去附近的西餐廳吃飯,對在地三重人來說,那間西餐廳就是「里約歐義廚房」,上世紀80年代,無論相親、約會、家庭聚餐,還是談正事、聊生意,約在這裡可是一件「體面」的事,那象徵著對方的「重視」,走過半個世紀,這間老字號餐廳依然燈火通明,穩穩佇立在三重人的日常裡,成了歲月中最不願改變的風景。

相較於丘陵地帶、生活條件較為艱辛的竹苗客家庄,桃園的客家聚落多分布在地勢平緩的大溪、龍潭、復興等區,這樣的地理環境也反映在菜色上:口味較柔和、溫潤,不像傳統客家菜那般「耐吃、耐煮、重油重鹹」,尤其在新一代接班後,客家菜更巧妙「去蕪存菁」,保留了舒適、美味的元素,像今天造訪的「柚子花花青春客家菜(桃園旗艦店)」,就是這股新風貌的最佳體現。

陝西特色菜在台灣不多見,最近是因為社群平台上肉夾饃的短影音狂刷,才在公共視野曝光,以餐廳來說比較有名的如東區延吉街「秦味館」以及華山「勺勺客」,但其實在桃園龜山(上龜山靠林口)也有間在地人很推薦的「鳥地方陝西小館」,小店看似簡單,好味道卻相當有特色,

對浮誇網美打卡店,或新潮喧囂立飲Bar感到厭煩了?一間素雅溫馨,帶點老派沈穩的法式餐廳正是你需要的,東區巷弄裡典雅內斂的「WILD DONKEY 野驢小餐館」,由前華泰大飯店廚藝總監陳昶福Fudy於2019年創立,對外低調不張揚,卻在餐飲市場變動劇烈的東區穩穩走過6年,而今在台北法餐界佔有一席之地,在這裡你可以很放鬆享受me time,以及優雅的法式餐饌。

公館「純愛小吃部 Pure Love Diner Bar」是一間走過路過會停下來看看是甚麼的店,靈感來自台灣特有的「阿公店」文化,那是屬於上一個世代的夜生活,店主把這份舊時代的浪漫翻譯成現代語言,空間裡有懷舊磁磚、老式看板、微微泛黃的霓虹光,酒單則是現代又帶台味的調酒—喝起來很台灣,卻又比記憶更新一點。

這次來到「ABV Bar & Kitchen」2025年嶄新開幕的第8個品牌:「ABV Bar & Kitchen韓式餐酒館」,在這裡不僅有人見人愛的韓式炸雞配啤酒、專人代烤韓式烤肉,經典菜餚海鮮煎餅、辣炒魷魚、大醬湯、拌飯等應有盡有,很難想像一間以西式精釀啤酒起家的餐酒館,餐路可以那麼廣!

人潮洶湧的羅東夜市裡,也不意外有這種「誰家比較好吃CP」,號稱羊肉湯雙壁的兩間馳名羊肉湯:「阿灶伯當歸羊肉湯」、「羊舖子當歸羊肉湯」,同樣賣著當歸羊肉湯、臭豆腐、沙茶羊肉飯/麵,生意也同樣的好,排隊人龍絡繹不絕,這次先介紹黃色招牌的「羊舖子當歸羊肉湯」。

羅東車站附近,民生市場旁巷子裡的「小揭商行 COFFEE STREET CO.」,沒有醒目的招牌,也沒有刻意的浮誇裝潢,會來到這裡的,有的是剛從喧鬧的職場逃出來,有人只是單純不想回家,門口一盆綠植、一盞亮招,歡迎有緣人尋巷造訪。

礁溪靠龍潭湖觀光區附近,有間開了三十幾年的極在地隱藏版小吃「春捲伯」,這間原本在礁溪在地人口袋名單的美食,隨著社群短影音的發掘而爆紅,有做功課的觀光客按圖索驥上門排隊,以自家嚴選把關的甜美韭菜與新鮮海蝦,現糊現炸的黃金春捲、蝦餅,起鍋瞬間金黃酥脆,一口咬下喀滋美味,是只有用心發掘才吃得道的礁溪隱藏版美食。

長途奔波於省道上的大卡車司機,總盼著在漫長的運途中,能有個地方好好歇腳、補口熱飯,位於宜蘭省道台9線礁溪段的「老將自助餐」,便是他們心中的口袋名單,從傍晚五點一路營業到凌晨五點,專為夜行的司機們守著一盞燈,菜色高熱量、重口味,恰好對準了這群勞碌駕駛的胃口,鹹香滷肉、油亮炸雞腿、熱氣蒸騰的炒青菜,一盤飯下肚,既是飽餐,也是慰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