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北大安】許記生煎包(附菜單)滿餡爆汁生煎包 與滿滿青春回憶殺

2011年正當師大夜市如日中天之際,在地居民終於不堪油煙、噪音之擾,揚起「居住正義」大旗,不少異國餐館、特色小吃被迫出走,失去靈魂的師大夜市萎靡成二三線小夜市,與過往榮光不可同日而語,不勝唏噓,在師大夜市擺攤40多年的「許記生煎包」,卻從原本巷口人潮誇張的小攤車,而今在夜市口有完整店面,與隔壁師園鹽酥雞、三角窗燈籠滷味創始總店,併稱師大夜市美食扛霸子。
「陌生人,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生活。在此享樂乃至善之事。」
2011年正當師大夜市如日中天之際,在地居民終於不堪油煙、噪音之擾,揚起「居住正義」大旗,不少異國餐館、特色小吃被迫出走,失去靈魂的師大夜市萎靡成二三線小夜市,與過往榮光不可同日而語,不勝唏噓,在師大夜市擺攤40多年的「許記生煎包」,卻從原本巷口人潮誇張的小攤車,而今在夜市口有完整店面,與隔壁師園鹽酥雞、三角窗燈籠滷味創始總店,併稱師大夜市美食扛霸子。
隨都市發展、舊城區飽和,菜寮如同信義計畫區一樣,本是菜園、荒地,都更起來較有效率,衍伸至今已是嶄新住辦、政府機關、學校醫院與完整道路規劃的三重政經中心,井然有序大馬路巷弄隱藏著,就算放眼大台北區域也數一數二的傳奇滷肉飯,知名到連外國觀光客都特別來朝聖,那就是「今大滷肉飯」。
鶯歌在地老牌宜龍ELONG,是我最喜歡的陶瓷品牌沒有之一,創立於1987年,原本只是代工廠,近年成功轉型成技藝、美感兼具的人文精品,可說是最年輕的老品牌,同時跨界玩味,在鶯歌旗艦門市的B1、2樓,開設極具特色與美味的餐廳:Teaday喝茶天、以及今天造訪的燧人炊事Catching Fire,以美感思維跨足餐飲,迸出令人驚豔的火花。
不若現在聲名遠播,從前竹子湖就是幾處農家種植野菜、山產的小地方,80年代國旅、登山活動興起,登山、觀光客下山後想填飽肚子,適逢土雞城這種新興的山產小吃店如雨後春筍冒出,也完整了竹子湖觀光休閒產業,傳承三代的「青菜園」就是人氣最旺的土雞城之一,名氣響亮到愛登山的山友或開黑頭車來的大老闆都趨之若鶩。
土雞城可是從前熱門休閒去處,許多人閒來無事三五成群上山吃土雞城,全盛時期遍佈山頭,直至今日雖盛況不復當年,仍有不少手藝精湛的老店屹立不倒,如陽明山上開業30年的「松竹園」,就是許多台北老饕口耳相傳的美味土雞城,2022年更獲米其林必比登肯定,吸引不少人千里迢迢也要上山一嚐究竟。
親民的游壽司既有高水準OMAKASE,也有親和力十足的商業午餐,不到500元價位,就能享用專業壽司職人精心細選、巧手舖疊的海鮮丼、散壽司,幾乎與另一家主打庶民日料的小六食堂一碗海鮮丼差不多價位,難怪就連平日中午時段仍是門庭若市,今天就造訪獲得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游壽司金華本店。
好在老餐廳功力深厚,不僅捱過了對餐飲業來說最艱辛的兩年,還將一樓最好的門面,改裝成時髦新穎的泰式餐酒館-CHUN SHEN泰殿,外觀內裝引人注目,酒水佳餚精緻美味,開幕不到半年好評不斷,讓人不禁讚嘆老幹新枝更上層樓。
有次路過士林夜市路口,一家大排長龍碳烤雞排店吸引我目光,瞥過竟是來自新竹的維縈家鄉碳烤雞排,當時不以為然,趁人少時買了一份,沒想到這口味度竟讓我遙想兒時的飛來發碳烤雞排!好吃的碳烤雞排非常難找,而這就是我印象中的味蕾記憶,追本溯源到維縈新竹本店,之後只要每到新竹廟口,我總會來一份碳烤雞排做結,回味那回不去的從前。
漫步新竹街頭,你很難發現大隱在市井巷弄的湯明茶樓,夾在連棟住宅間屋齡半載的老透天,是老闆小湯哥與林姐夫妻對台味的嚮往,典雅古樸老宅重生為精緻台菜茶樓,相較嶄新店面又多了幾分「氣質」,我們懷念媽媽的家常菜、阿公泡的烏龍茶,陳舊回憶就像湯明茶樓的老屋,遇到對的時機與對的人,總有一天會煥然一新。
打開google地圖搜尋「鴨肉許」,很多人應該有跟我一樣的疑惑,怎麼跳出三家地點不同的店面,鴨肉許難道有分店嗎?「鴨肉許」許文河逝世後,擁有的三間店面:中正路、北門街與西大路,分別交給三個女兒掌勺;大女兒許美惠繼承中正總店、二女兒許秀玲繼承北門店,三女兒許秀寶繼承西大店。「姊妹爬山、各自努力」,三家都是正宗鴨肉許老店,各有支持者,但位於新竹城隍廟口、二姐許秀玲的「鴨肉許。許二姐」,說是生意最好、最受在地人與觀光客歡迎的,應該沒什麼異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