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新加坡烏節路】冰淇淋三明治(附菜單)新加坡要命酷暑的冰涼救贖
在地朋友說她最困擾的,就是夏季離開冷氣房,往戶外走沒幾步就中暑,退了又中、退了又中,可見新加坡炎夏之可怕……也因為如此,從以前新加坡就流行一種消暑解熱的攤販:冰淇淋三明治,有點類似香港雪糕車或台灣的把噗,但相對純粹休閒零食的香港和台灣,新加坡冰淇淋車或許更具必須性。
「陌生人,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生活。在此享樂乃至善之事。」
在地朋友說她最困擾的,就是夏季離開冷氣房,往戶外走沒幾步就中暑,退了又中、退了又中,可見新加坡炎夏之可怕……也因為如此,從以前新加坡就流行一種消暑解熱的攤販:冰淇淋三明治,有點類似香港雪糕車或台灣的把噗,但相對純粹休閒零食的香港和台灣,新加坡冰淇淋車或許更具必須性。
花園美景環繞的「Corner House」,多年來獲米其林一星、Asia's 50等榮耀肯定,且在新加坡可說是「國宴」等級Fine Dining,,2015年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夫婦訪星,總理李顯龍夫婦就是在此設宴款待國賓,融合本地風土與法式技藝的精采饗宴總令饕客趨之若鶩,然而,2022年跌出米其林星榜後,雖然餐廳頂級不減風采,最終仍在2023年6月18日歇業,這次有幸受朋友之邀,在5月初趕上這間迷人餐廳的最後倩影,令人回味無窮。
黃埔熟食中心的「545黃埔蝦麵」,二代老闆李遠同繼承父親手藝,用料紮實、熬湯老練,半世紀來光賣乾、湯兩款蝦麵就聲名遠播,女兒李瑞芳繼承衣缽,在一片印度料理的小印度竹腳熟食中心獨立接掌分店,想不到手藝青出於藍勝於藍,不僅廣受老顧客好評,就連熱愛美食的已故美食家Anthony Bourdain、英國地獄廚神Gordon Ramsay都曾是座上賓。
要在新加坡吃沙嗲,最知名選擇當然是去高樓叢林間的美食綠洲,建於19世紀維多利亞風格的美食廣場:「老巴剎Lau Pa Sat」,燒烤煙霧迷濛了夜,數十間沙嗲小販任君挑選,場面壯觀是觀光客首選,但我的新加坡在地朋友不以為然,比起都是觀光客的老巴剎,她更推薦位於濱海灣花園Marina Gardens內Satay by the Bay,走進來右手邊的「City Satay」,在這點一盤海陸總匯沙嗲、再來杯虎牌啤酒,人生哪~不就是求個有酒有肉嗎?
1908年開業的Zam Zam Restaurant,就位在聚集不少坦米爾人Tamils的甘榜格南Kampong Glam、蘇丹回教堂對面,來自次大陸風味多變的印度料理飄香百年,香飯Nasi biryani、印度煎餅Murtabak等傳統菜餚,都深受在地人與觀光客喜愛。
若說美而美是台灣人從小吃到大、最熟悉的國民早餐,亞坤咖椰吐司Ya Kun Kaya Toast,就是新加坡人的美而美了,以平價甜美咖椰吐司與其他傳統食品主打的亞坤,是新加坡最家喻戶曉、也最普遍的美食品牌,無論是熟食中心Food Centre或是百貨商場,都能見到亞坤的蹤影,不僅新加坡人喜愛,更是國外觀光客造訪新加坡,必吃的庶民美食之一。
有此說「沒吃過辣椒螃蟹,等於沒來過新加坡」,名氣遠播海外的「珍寶海鮮」JUMBO Seafood,是第一次到新加坡吃辣椒蟹的不二首選,創始於1987年的珍寶海鮮,以新鮮豐富的海鮮美食主打,辣椒蟹、黑胡椒蟹更是珍寶揚名立萬的拿手絕活,除新加坡本島,中、台、韓、泰、越都有海外分店,這次新加坡之旅,造訪位於克拉碼頭Clarke Quay的旗艦店,邊吃著鮮美辣椒蟹,邊欣賞精采的河岸風光。
如今考證,肉骨茶最早的確起源於馬來西亞巴生港,閩南人李文地的肉骨攤因名氣響亮,常被顧客說要去吃「肉骨地」,閩南語「地」和「茶」同音,久而久之「肉骨茶」名稱因此而來,但新加坡獨有的白湯肉骨茶,還是與馬來西亞黑湯有別,濃郁肉骨湯頭和辛香白胡椒香氣,都是獨一無二美味,如自1969年傳承至今,在地人最愛、觀光客必嚐美食之一,新加坡家喻戶曉潮州肉骨茶代表:「松發肉骨茶」。
自人類已知用火以來,燒烤可說是最原始的烹飪技巧,在火光明暗間感受梅納反應後滋滋作響的刺激香氣,享受香脆迷人美妙口感,燒烤餐廳更是台灣人最喜愛的聚會場所,我們大口吃肉、痛快飲酒,滿足每一刻相聚美好時光,這裡精選大台北燒烤推薦,不斷更新,敬請期待!
在三重、新莊、樹林一帶開枝散葉的知名小吃「羊肉榮」,就是雲林鄉親開設,雖然都叫「羊肉榮」、也多少有些關係,但每家店都是獨立經營,各有死忠擁護者,在三重與新莊交界、先嗇宮附近的「正羊肉榮總店」,就是備受好評的其中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