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台北‧中山》松江自助火鍋-行天宮老字號石頭火鍋 爆炒香氣衝上桌!

爆炒過的美食有多香?你可能要問問「台式石頭火鍋」,熱鍋冷油將原本不易散發香氣的食材,經由熱力的作用將香氣瞬間激發出來,讓肉片與蒜苗、魷魚等各式食材爆炒出豐富、包裹焦糖化的香氣層次,最後注入高湯,層層口感令人回味無窮~
「陌生人,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生活。在此享樂乃至善之事。」
爆炒過的美食有多香?你可能要問問「台式石頭火鍋」,熱鍋冷油將原本不易散發香氣的食材,經由熱力的作用將香氣瞬間激發出來,讓肉片與蒜苗、魷魚等各式食材爆炒出豐富、包裹焦糖化的香氣層次,最後注入高湯,層層口感令人回味無窮~
開口笑的蛤蜊人見人愛,台灣人也不例外,市民大道著名宵夜「蛤?! Huh Pot」主打正宗港粵卜卜蜆火鍋、打邊爐以及港式美食,尤其超浮誇的蛤蜊鍋更是每桌必點,鮮美湯頭嗆入酒香,還可涮肉菜一鍋二吃,搭配精心製作的叉燒、蔥雞飯、菠蘿油等港點,號稱「被火鍋耽誤的港點店」。
過去,台灣身為文化輸出國,有著驕傲的歷史;而今成為文化輸入國,自然感到不習慣與排斥,其實就像多年前哈日風潮與近年韓流,文化軟實力本就此消彼漲,一昧反對與抗拒,不如抱著學習的心態了解,還是有不少中國品牌幕後是台灣團隊操盤,從中國紅回台灣的,比如遠東大巨蛋Garden City 1樓的「湊湊火鍋•茶憩(大巨蛋店)」,就是許多人敲碗的中國餐飲品牌。
時間會撫平傷痛,也會帶來重新出發的機會,即便慘受祝融之災,但老餐廳並沒有隨著火焰焚毀而消失,2024年底,歷經了3年的整建與重修,「唐宮蒙古烤肉酸菜白肉餐廳」在灰燼中重生,睽違多時再次立於世人面前,不僅煥然一新,生意還遠比過往更加紅火。
無論一大鍋料炒香的自助式石頭火鍋,或是依照個人喜好在桌前拌炒的迷你石頭火鍋我都愛,多人一起吃鍋熱鬧喧囂,臨時揪不到人又想吃鍋,我會來到位於南京東路的「天喜迷你火鍋」,號稱40年元祖迷你小火鍋創始店的招牌,夠嗆人吧。
襲捲全球的韓流大咖訪台是件大事,粉絲為一睹偶像風采瘋狂search行程,從降落航廈、落腳飯店到慶功餐廳無不follow起來,熟門熟路的粉絲知道韓星來台喜歡哪幾家餐廳,早早到門口站崗待命,就為了與偶像相遇<
位於信義路四段的「太和殿鴛鴦麻辣火鍋」,就是不少大咖韓星如IU、玄彬訪台必吃愛店,常常演唱會一唱完就急奔霧氣氤氳鴛鴦鍋前,享受麻爽香辣鴨血豆腐,開業30年來不僅招待無數外國貴賓,也是許多台北人愛店。
開在東區不起眼的巷子裡給一大堆植栽包圍住的「亞都迷你火鍋」,要不是門口排隊人潮,你不會曉得這是間多麼眾星雲集的演藝圈私藏餐廳,喊得出來的明星如費玉清、蔡依林、林心如、蕭亞軒等都是座上賓,質樸天然湯頭、新鮮食材深得大咖們的心,是藝人們台北最愛的餐廳之一。
Jun是在士林劍潭出生、成長,相較繁華市區的日新月異,劍潭保有自己優雅的慢活步調,我們閒暇時光不是拾階登高圓山遠眺(是的,圓山的「山」其實在劍潭),就是到花團錦簇的士林官邸散散步,既有士林夜市的喧囂,亦有文教住宅區的靜謐,小時候爸媽時不時還會帶我們到承德路上的「富樂台式涮涮鍋」,享受一鍋白甘蔗熬煮的甘甜鍋物。
2015年中國連鎖餐飲品牌「太二酸菜魚」的成功,將這道源自重慶江津的館子菜發揚光大,2019年三個熱愛麻辣的年輕人多次赴中國考察,循此先例在台中創立「刁民酸菜魚」,酸香爽辣正對台灣人口味,尤其台中餐飲獨有「大器裝潢」、「比臉盆大」闊氣擺盤,加上「化繁為簡」的精闢菜單,更是直接爆紅成為眾多餐廳爭相模仿的熱門品牌。
千禧年左右在大安區大安路B1開業的「橘色涮涮屋」,是許多台北人的夢幻鍋物,從食材、食器、服務等拉高體驗水準,讓顧客不僅有賓至如歸,還是貴賓級的體驗,有如私人招待會所的神秘感,更讓她成為許多台北仕紳名流最愛、也最能放心大快朵頤的火鍋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