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台中‧西屯》官芝霖大腸包小腸-全台最強大腸包小腸!嚐嚐腸腸的厲害~

「大腸包小腸」因為製作門檻較低,遍佈全台大小夜市,何以台中逢甲夜市以港星名字諧音為名的「官芝霖大腸包小腸」可以獨佔鰲頭?除了超乎水準的米腸、香腸外,一個月賣破百萬業績的秘訣就在「加料」的新意,讓其成為逢甲夜市遊客幾乎人手一包的扛霸子小吃!
「陌生人,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生活。在此享樂乃至善之事。」
「大腸包小腸」因為製作門檻較低,遍佈全台大小夜市,何以台中逢甲夜市以港星名字諧音為名的「官芝霖大腸包小腸」可以獨佔鰲頭?除了超乎水準的米腸、香腸外,一個月賣破百萬業績的秘訣就在「加料」的新意,讓其成為逢甲夜市遊客幾乎人手一包的扛霸子小吃!
肉粥是農業社會填飽肚子的小吃之一,舊時條件不好,米食珍稀,更何況逢年過節才有得吃的肉類!先人於是在米鍋多加點水,肉則切絲,量多且人人可吃到肉的肉粥就此出現,便宜管飽,很能代表那艱辛的時代,台中南屯的「台客燒肉粥」承襲上一代記憶發揚光大,連年獲得台中米其林必比登推介!
10多年前在台中念書,正趕上升格直轄市帶來的經濟建設起飛,餐飲業開始加大投資力道,公益路滿滿高大上餐飲,2008年創立的「Umai屋馬燒肉」當時還很年輕,卻憑優異食材及滿滿附加價值,在競爭激烈的台中餐飲市場脫穎而出,站上頂級燒肉的楷模標竿。
在日本吃到正港章魚燒以前,我對這B級美食唯一印象就是「日船章魚小丸子」,外皮酥脆、包著燙口麵糊和章魚腳的章魚燒,相信許多台灣人跟我一樣,從沒吃過「日船」以外的章魚燒。以前士林夜市就有一攤「日船章魚小丸子」,從我有印象吃一盒還是35元,賣了快20年才不敵夜市蕭條與物價飛漲而收攤(記得收攤時已漲到60元),熱愛章魚燒始終未變,因此雖是大家熟知小吃,我仍得寫一篇「日船章魚小丸子」逢甲總店。
黑紅配色、煞氣鬼頭,說到以日本戰國武將井伊直政外號命名的「赤鬼炙燒牛排」,在台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,聲名遠播外縣市,全台只有台中有,生意好到節假日不接受訂位,只能現場候位,翻桌率居然還比同業高出整整三倍!不禁令人好奇,平平夜市牛排出身,為什麼人家就有紅透全台的本事?
市井喧囂的第二市場不僅是台中人的灶腳,更是名店薈萃的美食天堂,不少小吃走過半世紀一甲子,人氣依舊屹立不搖,彷彿台中口味的身分證,門面兩大台柱「王家菜頭粿糯米腸」以及「老賴茶棧」,就是老主顧會直接點「一組」的道地小吃組合,來台中不可不吃。
揮金如土的七期重劃區,如同鑲嵌在皇冠上的寶石,讓台中都熠熠生輝,有和北高叫板的底氣,相比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,我卻更喜歡在車站前小巷弄穿梭,這片土地獨特人文底蘊,就藏在舊城區內。
開發百年的舊城區,有著升斗小民努力生活過的痕跡,洗衣機運轉數十年的「欣欣乾洗廠」,二代接手後從乾洗業務轉型成有趣的文青早午餐,時光走過的韻味難以複製,為老店找到了新生第二春。
沒想到如此討厭「蔬食」的我,可能也到了一個年紀,懂得選食對身體造成的重要影響,竟也開始對蔬食有了興趣!好在我們生活在有「小小樹食」的年代,推廣蔬食不遺餘力,真的很好吃!肉食者也能開開心心吃完,一點阻力都沒有,難怪連年榮獲米其林推薦。
西門町是台北最早商業區之一,不僅街邊零售店家、流行服飾與小吃林立,更有不少公司商號創造大批外食剛需,應運而生不少名聲卓越的知名快餐店。
1955年創立的西門町「玉林雞腿大王」,美味有口皆碑,雞腿、排骨獨門秘傳炸粉、二次油炸酥脆可口,是許多老台北人心目中第一名的炸雞腿飯,也是我人生某個階段的回憶。
很多基隆人離鄉背井到大城市工作,總吃不慣當地食物,有著獨特歷史與地位的北台灣港都,同樣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家鄉味,日本海軍帶來的咖哩沙茶、吉古拉,受美援影響誕生的營養三明治,還有大腸圈、甜不辣….基隆美食,很有辨識度。
魯排骨飯到處都有,基隆人卻獨鍾廟口第21攤的「魯排骨飯」,和全台好吃的滷排骨飯作法一樣,拍打去筋、醃漬過夜、先炸後滷,但就差在那鍋老滷,讓基隆人始終離不開他,三四十年來說到廟口滷排骨飯,僅此一家別無分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