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台北‧大安》饞食坊-滿足你的饞 從巷弄到餐桌的台灣味大冒險

菜市場裡一把青蔥、剛剛起鍋的蚵嗲、冬夜裡一碗銷魂滷肉飯……台灣飲食,從來都是煙火氣的,填飽左鄰右舍、鄉親們的肚皮,就是街坊小吃攤最大的願望,但時代漸漸不同,年輕的在地廚師們除了滿足於「飽」以外,更想從我們熟悉的庶民滋味中,滿足你的「饞」

位於大安的「饞食坊」就像是這股潮流的縮影,新鮮澎湖小卷用義式迷迭香調味香煎、豪邁夜市雞排切成小塊好入口的finger food,就連冬瓜茶「套」威士忌這種LOCAL喝法也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,既親切,又帶著一絲驚喜,這種對記憶的提煉引起台灣人的共鳴,在我們熟悉的味道中,嚐出一份細膩的美感

點擊追蹤Jun享樂誌FB粉絲團,探索你的享樂生活吧!
點擊追蹤Jun享樂誌IG粉絲團,探索你的享樂生活吧!

資訊

  • 店家名稱:饞食坊
  • 營業狀態: 營業中
  • 店家地址:106台灣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0巷58號 地圖
  • 網友評分: 4.3/5 ( 1,751人 )
  • 店家電話: 02 2755 5859
  • 營業時間:
    星期一: 18:00 – 02:00
    星期二: 18:00 – 02:00
    星期三: 18:00 – 02:00
    星期四: 18:00 – 02:00
    星期五: 18:00 – 02:00
    星期六: 18:00 – 02:00
    星期日: 18:00 – 02:00
  • 每月 1 日會同步 Google 商家資訊,內容如有出入請以官方公告為主。

菜單

介紹

2013年,捷運大安站後方巷弄,一間小小的、舊舊的木造平房點起了燈,別具特色的台式居酒屋「饞食坊」在此開業,從簡單的台式串燒、啤酒賣起,磕磕碰碰的走過了12個年頭,當年有幸一嚐,印象很不錯,後來在浮世載浮載沉,再度相遇,已搬至現址。

若說「饞食坊」是都市裡的「異界」也絲毫不為過,這裡就像一台時光機,推開搖搖晃晃的木門走進來,彷彿穿越到上個世紀的台灣,仍有著老窗花、紅燭燈、小板凳,大夥在暈開的霓虹燈光下推杯換盞,氣氛很不錯。

當初「饞食坊」老闆就是想開間讓客人一來再來的溫馨小店,三五好友一起聚聚、聊聊天,感受像家的歸屬感,如今在這巷弄民宅的一樓,喚起我們對「家」的記憶。

外觀

華燈初上,寧靜的大安區巷弄間,老舊公寓一樓的「饞食坊」就像綠洲,慰藉著疲憊一天的心靈,來此處吃點好吃的,喝個兩杯,鐵窗花的木門永遠敞開。

就算看得出年代感,仍藏不住「饞食坊」透出的那股「氣質」,其實台灣老宅本身是美的,只要將雜物醜物,如冷氣室外機、鐵鋁門窗、招牌雜物等移除,自然流露素雅潔淨的「老屋顏」

實在太過低調,以至於大家常走過頭,記得看到門口進進出出的年輕男女(又以文青居多),就知道是「饞食坊」了。

用餐空間

推開木門走進「饞食坊」,牆壁帶著灰白斑駁,窗框仍殘留著舊日的鐵花格子,紅磚牆縫裡長出一點青苔,這樣的房子,當年或許是阿公阿嬤的住家、巷口的雜貨店、或是二樓還住著裁縫師傅的工作室。

如今,它被「饞食坊」用餐桌與料理重新喚醒,搖身一變,成為一間有故事的餐廳,老屋的樑柱、木門、磁磚,與溫暖的吊燈、簡潔的桌椅設計新舊交融,彷彿在和這幢老宅的過去對話。

歲月的痕跡,「饞食坊」細心保留下來,只是當你細看,會發現牆上掛著的,並不只有老照片、老電影海報,還有些關於台灣民主運動、公民運動的海報與訴求,以老屋為承載——承載一個世代對台灣土地的記憶,同時呼喚對未來的自覺。

櫃台旁有一間小而精緻的微縮模型,一看到它就喚起我的記憶:這是「饞食坊」舊店,就在不遠處另一條巷弄的巷口,想必老闆對這間「起家厝」一定相當有感情,才會將其以微縮模型重現在店內,時時反芻著那段篳路藍縷的創業路。

餐點

大仔皮蛋豆腐 180元

開胃涼菜「大仔皮蛋豆腐」「饞食坊」的招牌美食,底座還是那塊人人記憶裡的冰涼嫩豆腐,像是夏日廚房裡最樸素卻最受歡迎的一道涼菜,上頭的皮蛋,切得滑亮,和蔥花、醬油膏一搭,就是台灣家常桌上不敗組合,這裡卻偏偏不走尋常路──師傅再撒上了一把「可樂果」

可樂果的脆,和皮蛋豆腐的滑,撞擊出一種異想不到的口感,入口時,先是牙齒咔啦一聲的爽脆,隨即舌尖被豆腐的柔和包裹,最後皮蛋獨特香氣緩緩浮出—明明是街邊零嘴,卻被端上了料理的舞台,像是為我們的童年下了小小的註解,畢竟誰不愛可樂果呢?

麻油雞肉串 175元

這道料理,靈感顯然來自台灣冬天必備的「麻油雞」,只是廚師將其收斂在一根竹籤之上,讓原本大碗熱湯裡的厚重,轉為小巧精緻的燒烤風貌,輕輕咬下香酥金黃雞肉,那股麻油暖意與醉人香氣沁入口腔,喜歡麻油香氣的人一定愛死這個!

豬五花三味 255元

豬五花,本來就是燒烤裡最搶眼的角色,油花豐滿,肥瘦分明,入口能同時感受酥脆與軟嫩,豬五花三味以同一塊食材,演繹出三種不同的風情:鹽味、蜂蜜桔醬,以及青醬,三味同台,從鹽味的樸直,到蜂蜜桔醬的輕盈,再到青醬的異國調性,「饞食坊」讓一盤豬五花成了一場小型味覺旅行。

蒜了吧!就這樣 110元

「饞食坊」的餐桌上,這是一道看似低調,卻最令人驚喜的存在,與人們印象中嗆辣、辛烈的大蒜不同,經過油炸之後,它完全脫胎換骨,金黃酥脆的炸衣包裹著柔軟細膩的泥狀大蒜,那股香氣就像暖流般散開,帶著甜味、帶著厚度,幾乎像是一種天然奶油,令人難以抗拒

腐乳鹹酥雞 235元

鹹酥雞是台灣夜市的經典,種類口味繁多,但我最喜歡以豆乳醃漬、帶著特有發酵鹹香的豆乳雞,「饞食坊」端出來的「腐乳鹹酥雞」,就是對這道人氣夜市小吃的小小致敬。

咬下一口,外層是酥脆的咔嗞聲,裡頭仍保有雞肉的鮮嫩,腐乳的鹹味並不霸道,而是化在雞肉纖維之間,留下淡淡豆香與發酵後的回甘,這滋味,讓人想起古早時餐桌上的小菜,卻以炸物的形式煥然一新。

炸台灣鯛佐塔塔醬 140元

乍看之下有點像英國經典的炸魚薯條:金黃酥脆的魚肉外衣、輕盈的炸粉,搭配清爽的醬汁,但走進味覺裡,你會發現它仍保有台灣特色,台灣鯛鮮嫩多汁,油炸後的外層酥脆卻不厚重,咬下去輕盈而滑順,塔塔醬是自製版本,酸中帶甜,蛋黃、酸豆與小黃瓜碎丁的細膩口感,和炸魚形成完美對比。

夭壽甜小卷 300元

這道菜,名字就透露了它的個性——既俏皮,又直白地告訴你「甜得讓人驚喜」,以義式香草乾煎手法呈現,把小卷的鮮甜完全鎖在每一口裡,先以橄欖油與迷迭香、百里香等義式香草輕輕醃漬,再用乾煎方式慢慢烹調。

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,外層微微焦香,裡頭仍保有彈牙的柔嫩口感,每咬一口,海味鮮甜立即迸出,伴隨香草的清新氣息,像是夏日海風輕拂舌尖,又帶點地中海陽光的味道

這道菜雖是小份料理,卻充滿層次感:海鮮的鮮甜、香草的清爽、乾煎的焦香互相交織,每一口都像是味蕾的迷你旅行,精緻而俏皮,正好呼應「饞食坊」善於將創意與台灣食材融合的料理哲學

雞油飯 35元

白米飯蒸得粒粒分明,熱氣裊裊,而真正的靈魂在於那勺雞油與醬油的融合,「家常感」正是這碗拌飯的魅力,看似簡單,卻是最能喚醒味覺記憶的一道料理。

花椒麵 75元

這碗麵也是「饞食坊」的招牌,本意是要呈現花椒麻香與麵條的融合,但對我而言,味道比較淡,麻香不夠突出,整體味覺層次稍顯單薄,寬麵條本身帶麵芯,咀嚼時帶咬勁與緊實感。

週五限定-落地生根 350元

「饞食坊」只有週五限定花生奶油泡芙,是一道充滿驚喜與溫暖的小甜點,泡芙外層烤得金黃酥脆,每一口咬下都發出輕微的「咔嗞」聲,彷彿在預告裡頭藏著的小秘密。

內餡則是用細膩花生奶油填充而成,香氣濃郁卻不膩,帶著花生的自然甘甜與奶油的滑順口感,咬下一口,酥脆的外皮與柔滑內餡在嘴裡融合,甜而不膩,層次豐富,像是一場味蕾的小旅行,雖然一顆要價350元,仍推薦必點。

酒水

18天生啤酒 150元

來到「饞食坊」這樣的台式小酒館,怎能少了咱們台灣人聚餐吃飯的好朋友:台啤18天生啤酒呢!爽冽中帶米香的清爽口感,與台灣味串燒、炸物等下酒菜搭配得天衣無縫。

虎尾釀原桶+冬瓜茶 350元

虎尾釀 桶陳蘭姆+黑松沙士 300元

威士忌套冬瓜茶的「威冬」是台灣相當Local的喝法,兩種素材你家巷口的7-11就有賣,先喝一口冬瓜茶,再將威士忌灌進冬瓜茶裡Shack,威士忌的醇厚遇上冬瓜茶的甘甜,入口暖潤又順口。

想不到「饞食坊」也有賣這種調酒!使用雲林虎尾的在地酒廠「虎尾釀」威士忌更接地氣,另一杯虎尾釀桶陳蘭姆套黑松沙士的「蘭沙」也很有意思,使用不易融化的純淨「老冰」,露一手深厚調酒功力,

結語

「饞食坊」,料理與飲品像是在低聲細語,講述著台灣的味道、記憶與情感,無論是單純的晚餐,還是與朋友共度的夜晚,每一次用餐都是一次小小的驚喜,一段屬於味蕾的旅行,走進這裡,你會發現:原來台灣味,也可以這麼玩味、這麼溫暖、這麼令人懷念

Jun 2025.08

點擊追蹤Jun享樂誌FB粉絲團,探索你的享樂生活吧!
點擊追蹤Jun享樂誌IG粉絲團,探索你的享樂生活吧!
JUN
JUN

歡迎,各位陌生人!這裡介紹美食、美酒、旅遊、生活享樂,如果你與我一樣厭倦朝九晚五和一切工作瑣事,這裡將是你下班後的舒適之地。

文章: 709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