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宜蘭‧宜蘭》阿娘給的蒜味肉羹-好吃就是正宗!傳承50年暖心肉羹蒜味濃

俗諺「竹風蘭雨」,冬季直面東北季風第一線的蘭陽平原,陰雨綿綿濕冷不斷,凍到骨子裡的刺骨寒風,得靠熱呼呼又不容易涼去的食物,才有辦法讓全身暖和起來,這種食物,就是有著厚厚勾芡鎖住熱氣的「羹」

多雨的宜蘭以米粉羹、肉羹聞名,對觀光客來說最具知名度的,非宜蘭市泰山路上「阿娘給的蒜味肉羹」莫屬,從店名就能感受到,這間傳承自母親手藝肉羹店的飲水思源,其實除了別具特色加了不少大蒜的招牌蒜味肉羹外,也隱含標榜「正宗」的意味

點擊追蹤Jun享樂誌FB粉絲團,探索你的享樂生活吧!
點擊追蹤Jun享樂誌IG粉絲團,探索你的享樂生活吧!

資訊

  • 店家名稱:阿娘給的蒜味肉羹|原創本舖
  • 營業狀態: 營業中
  • 店家地址:260台灣宜蘭縣宜蘭市泰山路239之1號 地圖
  • 網友評分: 4.2/5 ( 8,850人 )
  • 店家電話: 03 932 4293
  • 營業時間:
    星期一: 休息
    星期二: 09:00 – 17:30
    星期三: 09:00 – 17:30
    星期四: 09:00 – 17:30
    星期五: 09:00 – 17:30
    星期六: 09:00 – 17:30
    星期日: 休息
  • 每月 1 日會同步 Google 商家資訊,內容如有出入請以官方公告為主。

菜單

介紹

宜蘭人愛吃羹,也會做羹,「阿娘給的蒜味肉羹」創始人潘美職,民國55年就在宜蘭的市場擺攤,因為一句顧客建議「大蒜很好,應多放」而賣起加了大量蒜末的肉羹湯,獨特風味的大蒜湯頭不僅美味又能驅寒,從此有口皆碑,最後落腳舊城北路開起「北門蒜味肉羹」

創始人潘美職有七個女兒、一個兒子,老店下一代勢必面臨分家問題,姊弟爬山各自努力,於是一碗蒜味肉羹開枝散葉,「阿娘給的蒜味肉羹」就是兒子的店,儘管目前宜蘭市共有四間蒜味肉羹,但口味大同小異,其實都是承襲自阿娘潘美職給的正宗蒜味肉羹

外觀

2016年,「阿娘給的蒜味肉羹」跌破大家眼鏡,搬離起家的舊城北路,也就是舊宜蘭城北門,在城外泰山路上重起爐灶,改頭換面擦亮金字招牌,雖然原本北門舊址還有另外三間系出同門的蒜味肉羹,但這一舉措為「阿娘給的蒜味肉羹」打響名號,後來陸續與「神農包子」「老店瓜仔雞麵」等名店結盟,從無到有打造「泰山路美食一條街」,要特別注意這邊是重點開單拖吊區,Jun有次只臨停5分鐘就收到紅單QQ。

「阿娘給的蒜味肉羹」一口氣吃了兩間店面,以溫潤的木質調與嶄新品牌力道,在來訪遊客心中留下深刻印象,每到假日用餐時期都大排長龍,等外帶、等內用,就連平日餐期也很多人,真覺得在宜蘭這種潮濕多雨天氣,有個室內空間讓人舒舒服服用餐是很重要的

用餐空間

室內用餐空間相當寬敞舒適,裝潢品味融合傳統溫潤與現代簡約,不管單人還是一整個家庭客都能好好享用「阿娘給的蒜味肉羹」

內用時請先抽號碼牌,等叫到號後點餐,「阿娘給的蒜味肉羹」會給你呼叫器,坐著等餐就好,輕鬆方便。

餐點

蒜味肉羹麵 70元

雖然吃宜蘭蒜味肉羹十幾年,但不得不老實說,這是我第一次到「阿娘給的蒜味肉羹」店面吃,之前都是買冷凍包+肉羹回家加熱就很好吃了。

「阿娘給的蒜味肉羹」湯頭還是如此令人滿意,熬煮後的大蒜有如處事老練的中年人,圓潤香甜卻仍帶有一絲個性,芡汁不會薄稀如水,也不會厚重到很噁心,幾滴香醋掀起羹湯味蕾上的波瀾。

形狀各異的肉羹塊都是手工抓捏,看起來不規則,其實每一塊都超級有料、咬下去滿滿肉香,恰到好處的Q彈有味。

用的是黃麵,帶著蒜香的芡汁緊緊巴著麵條,每一口都能感受香甜大蒜與鮮美湯頭,這是一道完整的小吃,也是「阿娘給的蒜味肉羹」傳承自阿娘的獨特手藝。

結語

傳承自阿娘的手藝,如今開枝散葉,成為宜蘭代表美食的蒜味肉羹,對在地人而言,無論是「阿娘給的蒜味肉羹」「北門蒜味肉羹」,還是「傳承蒜味肉羹」,都是同門正宗傳承,知道手足間以和為貴,就是對阿娘最大的孝順,姊弟各自努力、良性競爭,造就讓觀光客到宜蘭也難忘的好味道

Jun 2025.09

點擊追蹤Jun享樂誌FB粉絲團,探索你的享樂生活吧!
點擊追蹤Jun享樂誌IG粉絲團,探索你的享樂生活吧!
JUN
JUN

歡迎,各位陌生人!這裡介紹美食、美酒、旅遊、生活享樂,如果你與我一樣厭倦朝九晚五和一切工作瑣事,這裡將是你下班後的舒適之地。

文章: 723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