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南中西】茂雄蝦仁肉圓(附菜單)小小肉圓藏三隻火燒蝦!蝦頭肉燥噴香回味

發源彰化北斗的肉圓就是個很好的例子,以在來米漿、地瓜粉包裹豬絞肉和其他小料,卻在最後階段分為:彰化以北油炸、彰化以南炊蒸,而走上截然不同道路,典型南部作法:台南肉圓,就是用在來米漿包裹火燒蝦、肉燥餡炊蒸熟,如今天介紹近百年歷史的「茂雄蝦仁肉圓」。
「陌生人,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生活。在此享樂乃至善之事。」
發源彰化北斗的肉圓就是個很好的例子,以在來米漿、地瓜粉包裹豬絞肉和其他小料,卻在最後階段分為:彰化以北油炸、彰化以南炊蒸,而走上截然不同道路,典型南部作法:台南肉圓,就是用在來米漿包裹火燒蝦、肉燥餡炊蒸熟,如今天介紹近百年歷史的「茂雄蝦仁肉圓」。
來自台南學甲的劉雨樵,承襲阿嬤的味道-傳統麻油米糕作法,天天騎阿公留下來的鐵馬載著米糕漫遊府城大街小巷,頗有早年挑擔兜售小吃的古意,雋永滋味吸引人潮聞香而至,每天限定一桶晚到只能向隅,這就是近年從台南紅到台北的「糯夫米糕」。
10多年前第一次吃「阿和肉燥飯」時年紀還小,把肉燥飯講成滷肉飯,立馬被週遭人好好「打量」了下,從此印象深刻~「阿和肉燥飯」是我吃的第一家台南肉燥飯,也是之後每次來台南必吃小吃之一,幾年下來從未斷過。
有別於「齣頭很多」網美三明治,台南赤崁樓對面、祀典武廟旁「武廟碳烤三明治」,或有人親切暱稱「阿嬤碳烤三明治」,60年來一方小小炭火爐翻烤著花生、奶油三明治,豐盛點加顆綿滑豬油炒蛋,簡單,卻是令人回味的雋永。
就讓我們反璞歸真到最原始,不用講究甚麼橡木炭原子炭,也無需分日式韓式美式,在台灣本土的正宗燒烤就是台式!西門圓環靠近海安路側,有間飄香一甲子的正宗台式燒烤店「姚燒鳥」,沒有虛華炫技或擺盤,平價樸實,卻蘊含飽滿的人間煙火。
跟風容易草創難,2009年在那個夜生活只有夜店、暢飲吧、音樂酒吧的府城台南,「Bar TCRC前科累累俱樂部」無疑是先行者,以一杯融合本地洛神蜜餞的「府城漫步」連續多年進榜亞洲最具權威地位的「亞洲50大酒吧Asia's 50 Best Bars」,究竟這間「南臺灣最強酒吧」有何魔力?
2009年,一間名為「老厝1933」的居酒屋在台南開幕,來自高雄的王老闆醉心於台南這間1933年的紅磚三合院老宅,修修補補、弄了些簡單燒烤、宵夜,做起台式居酒屋生意來,至今14年過去,依舊是台南最夯的打卡熱點。
這些「海派」小吃中,有一項近代才發源於台南國華街「大菜市」的美食-小卷米粉,甘甜湯頭、鮮美小卷配上吸飽湯汁的大箍粗米粉,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,其中又以創始店「葉家」和「邱家」最有名氣,今天介紹近期喬遷沒多久、人氣超高的「邱家小卷米粉」。
台灣南部農業縣是省產水果大本營,近水樓台先得月開了不少間老字號的「水果行」、「冰果室」,正興街上「蜷尾家」對面的「泰成水果行」就已開業超過80年,不僅是許多台南人回憶,近年老幹新枝開發了「哈密瓜瓜冰」,也吸引不少遊客朝聖。
台灣的氣候好適合吃冰,但說到霜淇淋,義大利GELATO公認世界最佳,或是以優質乳源製成的日本霜淇淋,好山好水東西好吃的台灣,卻甘於滿足銅板價格的普通O美霜淇淋,始終沒有發展這片藍海,直到2012年,台南,「蜷尾家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