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阪‧新世界》達摩串炸(新世界總本店)臭臉老闆的串炸人生 大阪指標性B級美食

與「新世界」發展息息相關的大阪庶民小吃「串炸」,早先是為了聚集在此的下層勞力工作者,有便宜好吃的美食可吃、補充熱量,香酥美味又方便食用的「串炸」因此誕生,與章魚燒、大阪燒並列為大阪最具代表小吃,發源地就是這間「串かつだるま達摩串炸」,怒目圓睜的有趣老闆公仔似乎仍能聽到其龜毛的怒罵「禁止二次沾醬」,今天來到仍維持創始三坪大小的「新世界總本店」。
「陌生人,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生活。在此享樂乃至善之事。」

與「新世界」發展息息相關的大阪庶民小吃「串炸」,早先是為了聚集在此的下層勞力工作者,有便宜好吃的美食可吃、補充熱量,香酥美味又方便食用的「串炸」因此誕生,與章魚燒、大阪燒並列為大阪最具代表小吃,發源地就是這間「串かつだるま達摩串炸」,怒目圓睜的有趣老闆公仔似乎仍能聽到其龜毛的怒罵「禁止二次沾醬」,今天來到仍維持創始三坪大小的「新世界總本店」。

在不到10度的冷颼天氣,甫落地關西空港的第一餐當然要來碗暖心暖胃的拉麵!位於關西空港第一航廈2樓美食街的「神座拉麵」關空店,是我這次造訪日本的第一餐,1986年創業於大阪心齋橋道頓堀,以清甜的醬油雞骨白菜湯頭,風靡關西40年,被譽為「關西第一拉麵」。

直到近年國旅逐漸復甦,市場慢慢正常化,雖然有些舊飯店早已人去樓空,但腦筋動得快的旅宿業者趁此收購整頓、拉皮裝潢,以嶄新面孔和相對實惠的價格,提供消費者B級旅宿的選擇,這就是「Hotel Initial 旅幸福」旗下的「Chew Hotel」系列,而這次我們就是入住位於台南友愛街的「古根嚼旅」,一間老旅社改建的文旅。

對許多台南在地人來說,友愛市場附近開業60年的「小杜意麵」,是從小到大熟悉的老味道,很多人都是給自己父執輩帶來吃宵夜,有了小孩後又帶自己小孩來吃,一間吃三代,這種小麵店賣的東西不複雜,物美價廉、經濟實惠,一碗意麵、餛飩湯配幾樣小菜,就是人間美味。

而最能體現「水果王國」名號的,莫過於府城台南的獨特飲食文化「水果店」,沒有在台南水果店吃過水果,你無法想像原來水果也能有那麼多種吃法,外地人通常會跑國華街鼎鼎大名的「泰成水果店」,但對台南在地人來說,從1947年開業至今走過近80年,孔廟對面的「莉莉水果店」,才是台南最厲害水果店。

對美食有著不容妥協的態度,是台南人引以自豪的傲骨,就算是外縣市習以為常的一日三餐,在府城也有屬於自己的千姿百態,型塑獨特且令外縣市人嚮往的「台南STYLE」,一碗蔬果高湯沖煮而成的鮮嫩牛肉湯,似乎是來台南必吃的特色小吃,其實不只牛肉湯,台南羊肉湯也頗負盛名,老饕神秘客最愛「大菜市無名羊肉湯」,然而台南人從小吃到大的熟悉羊肉湯,則非「老曾羊肉」莫屬。

米糕是早期勞力密集工作者最愛的小吃,因為熱量高、飽足感夠,小小一碗就能給予滿滿活力,台南米糕還會淋上誘人肉燥,簡直引人犯罪,離海安路上「集品蝦仁飯」不遠處,於1961年開業的「下大道蘭米糕」,以一盅淋上香噴噴肉燥、魚鬆的Q彈米糕,將外國食評家吸引到遠離觀光區的小巷弄,品嘗極具府城小吃特色的米糕、肉燥油條,因而榮獲台南米其林必比登推介。

金黃酥脆魚塊配上甜膩羹湯,如今台南乃至全國皆有的美味小吃-𩵚魠魚羹,據說最早就是荷蘭人帶來的,在大航海時代的水手、船醫留下文獻紀錄,很類似於今天我們熟悉的𩵚魠魚羹,荷蘭水手稱其為「Dorado」,久而久之簡稱就變成了「𩵚魠」,也算是見證了那個時代,位於台南北區的老店「開元紅燒𩵚魠魚羹」經營三十餘年,是許多台南人熟悉的美味,也在近年榮獲米其林必比登推介。

在永樂市場‧國華街經典小吃中,以台南獨有美食-生炒鱔魚為主的「福昇小食鱔魚意麵」是相當有人氣的一家,除了鱔魚肉質新鮮Q彈、大火爆炒讓意麵吸飽湯汁勾芡,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老闆娘炒鱔魚時,那宛如在快樂跳恰恰的魔性舞步,多年前在媒體上發酵後就是大家來國華街朝聖的美食景點。

其實和原本茹素的日本人,後來大啖牛肉壽喜燒原因類似,台灣人開始吃牛,最早在日治時期引入「吃牛肉是文明的象徵」,光復後台南善化是全台最具規模的牛隻屠宰場,近水樓台先得月,以滾燙高湯沖沸新鮮溫體牛肉的「牛肉湯」因此發明,若要說起台南牛肉湯老店,必定會提及「阿村牛肉湯」。